南宁市邕宁区孙头坡村:“壮族抢花炮”,舞龙舞狮文化传承
南宁市邕宁区孙头坡村:“壮族抢花炮”,舞龙舞狮文化传承
3月11日下午,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和镇孙头坡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二月二”抢花炮活动。随着主炮台一声巨响,五彩缤纷的花炮冲天而起,数十名壮汉瞬间蜂拥而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这场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传统体育竞技,不仅展现了壮族人民的勇武精神,更承载着千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百年传承:一个村庄的民俗记忆
孙头坡村的抢花炮活动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据《邕宁县志》记载,这项活动最初是由当地孙氏家族为纪念先祖、祈求丰收而创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抢花炮逐渐演变为一种集竞技、娱乐、祭祀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成为当地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1年,壮族抢花炮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荣誉不仅肯定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也为孙头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今,每年的抢花炮活动都会吸引数万名游客前来观战,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仪式盛况:从“还炮”到“送炮”的完整流程
抢花炮活动的完整流程分为“还炮”“抢炮”“送炮”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上午9时,伴随着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上一年度的“炮头”怀抱“福牌”,带领着舞龙醒狮队、八音锣鼓队等队伍开始了环村“还炮”大巡游。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燃放鞭炮、摆设香案,以示欢迎和祈福。这一环节象征着对天地神灵的感恩和对祖先的缅怀。
临近中午,巡游队伍回到村中心广场,一场精彩的民俗表演拉开了序幕。舞龙队的小伙子们挥舞着金光闪闪的长龙,在场地上翻腾跳跃;醒狮队则模仿着狮子的各种动作,时而威武雄壮,时而憨态可掬。这些表演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展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午5时,万众期待的“抢炮”环节终于到来。随着主炮台一声巨响,花炮冲天而起,早已摩拳擦掌的抢炮者们一拥而上,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团队协作,推、拉、堵、抢齐上阵;有的则孤军奋战,飞身扑向目标。现场观众的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最终,在一番激烈的争夺后,孙头坡村民孙科谌在团队的配合下成功抢得头炮。按照传统习俗,他将负责制作来年的花炮,并在明年活动中担任“炮头”,将这份好运传递下去。这一环节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文化传承:古老民俗的现代演绎
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抢花炮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孙头坡村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方式。
一方面,通过举办抢花炮制作比赛、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借助旅游开发和文化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这一独特民俗。同时,村里还成立了专门的非遗传承人团队,负责整理和传授相关技艺,确保这一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
“我们将结合本地的传统文化习俗,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传承‘壮族抢花炮’,让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南宁市邕宁区“壮族抢花炮”非遗传承人孙子奇表示。
结语:文化传承的未来展望
南宁市邕宁区中和镇孙头坡村的“壮族抢花炮”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项古老的民俗活动,不仅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朵民俗文化的奇葩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