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释放稳汇率信号,人民币展现韧性
央行释放稳汇率信号,人民币展现韧性
2025年伊始,人民币汇率面临美元走强的压力。1月3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跌破7.3关口,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更是跌至7.35。面对汇率波动,中国央行迅速释放稳汇率信号,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央行释放强烈稳汇率信号
1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当天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30元,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率先跌破7.35元。这一波动引发市场关注,但专家指出,这主要是受到美元大幅走强的影响。新年伊始,美元指数突破109,最高达109.5,创出2022年11月以来新高。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释放了更为明确的稳汇率信号。会议强调了“三个坚决”: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这一表述体现了央行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坚定决心。
多重措施稳定市场预期
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央行采取了多项措施。除了通过政策信号引导市场预期外,央行还计划新增发行香港人民币央票,进一步彰显维稳汇率的决心。这些措施旨在调节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
人民币展现较强韧性
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人民币汇率仍展现出较强韧性。2024年全年,在美元指数上涨7%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仅累计调贬1057个基点,跌幅约为1.5%。跨境资金净流入、结售汇趋向平衡等积极因素,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家:人民币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
对于202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多数专家持谨慎乐观态度。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凭借前期积累的丰富汇率调控经验,相信有关部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达成汇率维稳目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2025年内部因素仍有望托底人民币汇率。预计国内降准、降息等操作将与其他增量政策共同助力基本面修复回升。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也认为,央行的政策工具箱仍较充足,在此基础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预计仍可得到保障。
展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展望2025年,人民币汇率可能在7.1-7.3区间上下波动。虽然短期内可能跌破7.3,但在央行加大稳汇率力度的情况下,出现超调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专家指出,人民币汇率走势不仅要看美联储和美元指数的“脸色”,更要看中国经济向潜在增速收敛的速度及成色。2024年9月以来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支持措施将陆续见效,2025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
此外,我国外汇市场保持韧性。市场参与者交易行为更加理性,经营主体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增强,为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和外汇供求保持平衡提供重要微观基础。
总体来看,在央行的有力调控和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下,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继续呈现双向浮动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