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考后心态调整秘籍:轻松填志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考后心态调整秘籍:轻松填志愿!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428464
2.
https://news.cnjiwang.com/jwyc/202406/3857101.html
3.
https://gaokao.eol.cn/html/g/xlfd/index.shtml
4.
https://ao.fudan.edu.cn/aa/d0/c36329a436944/page.htm
5.
http://www.jyb.cn/rmtzgjyb/202306/t20230630_2111062705.html
6.
https://xl.hzu.edu.cn/2013/0514/c7969a170365/page.htm
7.
https://gaokao.chsi.com.cn/gkxx/ss/200906/20090611/25594281.html
8.
http://m.qdxin.cn/detail/336484.html

高考结束后,考生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志愿填报和对未来的选择。在这个关键时期,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据心理专家张延赤教授指出,高考后的心理问题容易“井喷”,考生和家长都需要及时调适。

01

高考后常见的心理问题

  1. 过度放纵心理:部分考生觉得高考结束就意味着完全“解放”,开始报复性地通宵游戏、熬夜刷剧,出现日夜颠倒、饮食失衡等不良生活行为。

  2. 紧张焦虑心理:等待成绩公布的期间,有些考生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这种情况通常见于即使面对很小的事情也会患得患失,亦或是平时成绩较好且自我期待较高的考生身上。

  3. 抑郁心理:在考前或考后感觉表现不佳的考生可能会出现抑郁状态。担心成绩不理想的他们,考试结束后一下子泄了能量,可能会表现出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或脾气变得暴躁。

  4. 迷茫心理:有些考生在紧张的高考结束后,感觉失去了具体目标和动力,会不知所措,生活没有节奏,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5. 悲观自责心理:部分考生因为没有发挥好而产生失落感、负罪感,甚至自卑感。考后感到前途渺茫,悔恨平时不用功;认为自己辜负了父母、老师的期望,会因为高考失利严重损害了自尊心,让考生深陷强烈的挫败感或自责之中。

02

如何调整心态

  1. 调整思维,拒绝悲观认知:家长和孩子都应放弃“一考定终生”的短线思维。高考虽然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但它不是唯一的出路,在人生这条延长线上,竞争无处不在。孩子和家长都应当客观地看待高考结果,多角度寻求目标和出路,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人生。

  2. 看淡结果,学会接纳情绪:有些考生会在考试后一直陷入猜测成绩的紧张焦虑情绪之中,家长要及时看到孩子的这些情绪,并引导其合理地宣泄出来。如果实在无法转移注意力,则要引导孩子直面自己的负面情绪,理性地去觉察自身负面情绪来源,进而接纳、管理它,不要一味地压抑和逃避。同时,还要为孩子营造一种轻松的家庭氛围,不给他们增加额外的压力。考生们则应多留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从反思和总结中吸取经验,不囿于过去的悲伤和沮丧,学会通过散步、与好友倾诉等方式抒发情绪。

  3. 注意休息,合理安排时间:没有了备战考试的紧迫性,尽量调整日常生活作息,保持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尝试制定暑假生活计划,合理安排娱乐时间。

  4. 总结和规划未来:对于众多在高考路上一直被父母、老师推着走的学生来说,从原来紧张的环境中一下子放松下来,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学生也会随着压力的释放,产生一种空寂、无所适从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在高考后大家都将期待的目光放在分数上,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如果是这类考生,应迅速调整目标,对未来生活制定一个新的规划,避免因迷茫而产生心理困扰。专家建议考生,可利用考后假期的这段时间,提前为上大学做准备,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还可以找已经上大学的学长交流,了解一些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经验。

  5. 家长的陪伴和疏导:考试结束后,孩子可能会有情绪波动。考出理想成绩,理应高兴和放松,但也应善意提醒和监督,积极引导他们为未来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考得不理想,也不要过度指责、冷淡或埋怨,更应引导他们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失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他们沟通,帮助孩子掌握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保障其心理健康,必要时可向专业人员求助。

03

志愿填报攻略

  1. 提前准备:不要等到成绩出来后再开始,要提前了解各高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设置。

  2. 使用科学方法:利用一分一段表和历年录取数据进行分析,划定分数区间。

  3. 合理分配志愿:使用“冲稳保”策略,将院校分为冲刺、稳妥和保底三个层次。

  4. 结合个人兴趣:不要盲目跟风热门专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

  5. 了解就业前景:调研各专业的就业行业、职业和单位,做出明智选择。

  6. 关注细节:仔细阅读招生简章,注意选科要求、体检标准等细节。

04

家长的角色

  1. 保持平和心态: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度关注分数。

  2. 尊重孩子选择:在志愿填报时,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3. 做好生涯规划:帮助孩子了解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合理规划。

  4. 避免过度干预: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5. 情绪疏导: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疏导和沟通。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无论结果如何,未来都有无限可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你一定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