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0831888_264916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健康挑战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中低收入国家,预计到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12.4%上升至28%。同时,中国疾病谱正从传染性疾病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约80%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建议建立一个由政府监管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简介:变迁中的中国
-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要明显快于其他中低收入国家。到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12.4%上升至28%。女性寿命高于男性;与城市人口相比,老年人占农村人口比例更高。
- 社会和经济变迁正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对每对年轻夫妇来说,未来将有4名甚至更多的老年家庭成员需要其进行日常照护和帮助。
- 中国的疾病谱已经开始从传染病转向非传染性疾病。到2030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将至少增加40%。大约80%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亟需基于公平获得和利用照护服务的原则开展及时和合理的政策干预,以满足中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提高照护人员和照护对象的生活质量。
照护依赖与健康寿命损失
- 根据2012年世卫组织估计,中国男性和女性出生时的健康期望寿命分别为67和69岁。相应损失的健康寿命男性为7年,女性为8年。
- 健康期望寿命的损失意味着对照护的需要。2010年,中国需要日常照护的人数为7620万;其中,100万(2%)为15岁以下的儿童,2530万(33%)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到2050年,中国需要日常照护和帮助的老年人总数将上升近60%。
- 行动能力、视力、听力和认知功能受损以及尿失禁比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更高,且更为常见。
- 据估计,目前有2530万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需要他人进行日常照护。
- 照护依赖是双重负担:它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果照护人员为照顾老年人而需要减少有偿工作和对其他活动的参与,整个家庭的经济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受到损害。
慢性病与健康风险
- 中国约33%的疾病总负担归因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中国的疾病谱正从以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向以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
- 老年人中,DALY的首要因素是脑卒中,随后是恶性肿瘤、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精神疾患。中国约5400万健康寿命年的损失归因于这些疾患。在过去10年中,多数慢性疾患的DALY都显著增加,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的DALYs增长了10%~30%。
- 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关节炎、自杀、抑郁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在老年女性中更为常见,而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炎和意外伤害在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患病率更高。精神障碍(如自杀和抑郁)和与跌倒相关的伤害在农村地区生活的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四大主要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缺乏锻炼、吸烟和室内污染在农村的老年人中更常见。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可以改变的,消除这些因素可以预防80%的所有类型的心脏病、脑卒中和2型糖尿病,以及超过40%的各种癌症(WHO,2005)。
-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在中国老年男性和女性中分布不均。60岁及以上的男性中约半数吸烟,而38%经常饮酒。相反,老年女性中缺乏锻炼、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和高体质指数的比例更高。
- 中国约80%老年人的死亡归因于饮食风险(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高血压、吸烟、高空腹血糖、空气污染(室内及室外)和缺乏锻炼。60岁以上老年人中超过50%的死亡可以归因为饮食风险和高血压。
期望寿命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
- 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明显受经济水平、学历和居住地的影响。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之间,期望寿命、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均存在巨大差异。
- 55岁以上男性人群中,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的期望寿命高37%。这种差距随着年龄增加而加剧。80岁以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比较低者的期望寿命高40%~52%。女性的情况与此相似,但是差距显然较小。
- 60岁以上老年人自感的不良健康状况与贫困密切相关,贫困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功能受限。
- 尽管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对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更大,但与富裕的老年人相比,他们的卫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程度更严重。贫困老年人与富裕老年人对卫生服务利用的情况存在差异,后者所获得的门诊服务是前者的1.6倍,而获得的住院服务则是3.8倍。
中国老年人的卫生保健
- 公共卫生系统医疗卫生人力不足。
- 中国的卫生保健服务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卫生保健专业人员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 城市地区关于适龄卫生服务尚未完善,而大多数老年人所在的农村地区尚未建立适龄卫生服务的机制。
- 能够提供综合性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设施非常有限,而且大多分布在城市地区。中国四分之三的专业老年保健机构都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
- 约31%的农村老年人和14%的城市老年人负担不起合理的医疗服务。政府的农村医疗保险仅报销由于住院而产生的灾难性卫生支出,而初级保健和预防服务不在报销范围之内。
- 中国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增加并没有使灾难性卫生支出有所减少。家有老年人的农村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很大。
- 现行的卫生保健服务系统仍较为分散,尚未形成体系,无法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完善的连续性的照护服务。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面向老年人的综合高效的照护服务。
解决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需求
为改善中国老年人照护服务采取措施的十大理由:
- 满足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建立一个由政府监管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此体系以保护老年人及其照护人员的人权和伦理为本,对于政府和公众而言均是双赢举措。而以市场为主导的机构式照护模式只会加重当前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利用的不公平性。
- 扩大全民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的覆盖率。慢性疾病和机体功能下降的预防有助于降低住院率。过渡期照护服务作为长期照护服务系统的组成部分,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再住院、帮助老年人回归家庭。所有这些都将降低医疗成本。
- 加强扶贫取得的成果。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秉承平等获得及利用服务之原则,将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网络,保护他们晚年生活免受残疾和因此导致的贫困。
- 重塑孝道。由于人口结构的改变和社会转型,孝道作为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已经被削弱。通过在社区水平采取措施加强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护,并促使全社会团结一致为这些措施提供支持,重塑孝道。
- 提高照护服务效率。健康专业人士指导下的长期照护服务方案有助于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早期诊断、治疗和管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且减少照护危机和专业照护成本。
- 提高照护质量和生活质量。合理规划的长期照护服务有助于家庭照护者维持高质量的家庭照护、减轻照护人员负担并提高照护对象和照人员者的生活质量。
- 改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照护服务。老年病学专家和专业护士提供的家庭辅导和咨询有助于家庭照护者在家里处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症状、减轻照护者的压抑和避免照护危机。
- 改善临终关怀。长期照护服务中如果包含由临终关怀团队提供的姑息治疗,有助于在家庭或居住式照护机构中的老人摆脱临终痛苦和悲伤。这可以避免临终者及其家庭在压力最大的时候前往医院寻求临终关怀。
- 设立老年照护专业。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将为专门从事老年护理的医生、护士和护工创造领导机遇和职业发展机会。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建设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照护服务质量。
- 创造就业机会。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将有助于政府为那些选择私人护工作为职业的人员提供职业教育并且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对于政府和求职者,这又是一项双赢举措。
热门推荐
压力管理实用指南:四大方法提升应激韧性
电动窗帘选购指南:从工作原理到品牌推荐
丁细牙痛胶囊:孕妇禁用,中成药缓解牙疼需谨慎
牙痛药水:中草药成分快速止痛,三天无效需就医
牙疼怎么办?专家推荐四大方案缓解疼痛
锐科激光反无人机系统,军事防御新利器
2024汉中红叶观赏指南:7大景区最佳观赏期公布
金秋十月赏红叶,汉中七大景区最佳观赏期公布
汉中黎坪:红叶如霞的赏秋胜地,交通住宿全攻略
气象预报:汉中红叶观赏季将至,8景区最佳观赏期公布
玻璃体混浊用什么眼药水治疗比较好呢
狙击精英5:顶级狙击手的战术秘籍
“滴血认亲”重写鸟类家谱
河南新野:群鸟蹁跹生态美
鹃形目的形态特征和繁殖习性
《狙击精英5》:狙击手的终极挑战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春节档必看神作?
第二届“长城之约”推广活动暨世界文化遗产对话在承德举行
《唐探1900》VS《哪吒之魔童闹海》:谁能引爆2025年春节档?
探寻承德美食之旅:前十名必尝地道佳肴,让你品味独特的满族风味
金朝女真族饮食习俗的演变:从生食到烹饪饮茶
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
努尔哈赤姓氏考:从夹古到佟再到爱新觉罗
成都三月旅游攻略:古蜀文明与现代都市的完美融合
重庆17家著名景点,你又去过几个?多家景区针对山东籍游客免费
《使命召唤18》多人模式军事装备大揭秘
《使命召唤18》“秘域奇兵”更新:两大新玩法引爆多人模式
每周固定时间打电话,让爱不再"失联"
给妈妈打电话的新花样:分享校园趣事
母亲节暖心短句,打动妈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