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专家:青少年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石河子大学专家:青少年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信息,是指通过网络对个人集中发布的,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以及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道德绑架、贬低歧视、恶意揣测等违法和不良信息。”这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对网络暴力的定义。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暴力,不仅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那么,面对网络暴力,青少年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系主任马洪亮给出了专业建议。
网络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马洪亮主任指出,网络暴力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例如,有些未成年人会因此产生心理抑郁,甚至出现自残或自杀等极端行为。此外,网络暴力还会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有些青少年在网络上发表爱国言论,却遭到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讽刺或言论攻击,这种经历无疑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遭遇网络暴力怎么办
如果不幸遭遇网络暴力,青少年应该如何应对?马洪亮主任建议,首先应当及时向家长和老师反映情况。让家长和老师尽早了解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同时,青少年要学会保存证据,如截图或记录下所有涉及网络暴力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以便后续维权使用。
除了个人层面的应对,家庭和学校也应建立预防机制。学校可以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网络安全知识,帮助青少年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家长和老师也需要加强自身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学习,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网络素养,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
专家补充建议
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心理咨询师温会会也给出了几点实用建议:
明确拒绝:就像面对校园欺凌一样,如果受害者选择默默忍受,施害者可能会变本加厉。因此,要明确表示反对。
积极求助:如果无法自行处理,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可以向家长、老师报告,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暂时远离:如果谣言和攻击令你不快乐,学会暂时远离网络社交媒体和电子设备,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建立联系。
设定目标:给自己设定一个能带来快乐的小目标,当完成时,告诉自己有理由为此感到快乐。
寻找支持:找寻能给你安全感的人倾诉,比如同学、好友、信任的老师,或者拨打专业求助热线。
法律支持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法规以打击网络暴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已经正式发布施行。该意见明确了对网络诽谤、侮辱等行为的处罚措施,为受害者提供了有力保障。
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的延伸,它虽不同于现实生活中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但有时候往往比现实的暴力行为更具攻击性和侮辱性,网络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十分深远。面对网络暴力,我们不能选择沉默和逃避。只有通过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