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附小120周年:斯霞老师的温暖回忆
南师附小120周年:斯霞老师的温暖回忆
2022年11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简称南师附小)迎来了120周年华诞。在这所百年名校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字如同校名一样响亮的教育家——斯霞老师。她以“童心母爱”的教育理念,不仅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更为中国小学教育树立了标杆。
“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
斯霞老师(1910-2004),浙江诸暨人,1927年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便投身于小学教育事业。1932年,她来到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南师附小前身)工作,直至1995年退休。在这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斯霞老师创造了多个“第一”:
- 上世纪50年代,她创新提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语文教学法,让学生在两年内就能认识2000多个汉字。
- 1958年,她承担江苏省小学五年制学制改革试验,成为试点班班主任。
- 1978年,她成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
- 1986年,她设立“斯霞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斯霞老师的教育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2019年,她还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温暖的回忆
在南师附小12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推出了“童年记忆博物馆”征集活动,校友们纷纷分享他们与斯霞老师的温暖回忆。
1963级2班的校友们回忆说,他们的教室就在杜威院一楼,窗外有两棵枇杷树,那是他们儿时的乐园。作为斯霞老师的第二届5年制教育实验班,他们享受到了独特的教育方式:
- 每堂课开始前都要读字典,培养查字典的习惯
- 一二年级就开始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
- 经常上公开课,有时会有上百名老师观摩,甚至有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斯霞老师的宿舍只有8平方米,却放了两张床。很多学生都在这张床上睡过午觉。孙小伟同学因为母亲工作繁忙,更是长期住在斯老师的宿舍里。“斯老师的教育理念是有温度的,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的温度。”他深情地回忆道。
“童心母爱”的传承
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南师附小的教育传统中。这种教育理念强调:
-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 用爱和耐心引导孩子,而不是简单灌输知识
-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影响了南师附小的学生,更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张生所说:“南师大附小要以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为核心,发挥名校辐射、示范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需求。”
新的征程
在120周年庆典上,南师附小被授予“儿童课程研究基地”,将与南京大学等五所高校合作,围绕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领域加强协作互动。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南师附小不仅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更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教学质量,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的学生,有的成为院士,有的成为艺术家,有的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师附小将继续传承“童心母爱”的教育理念,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正如玄武区委书记闵一峰所说:“南师附小120年的历程,是玄武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和真实写照。希望南师附小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大力弘扬‘爱的教育’理念,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推进育人方式创新,着力打造彰显玄武特色的教育工作品牌。”
在未来的日子里,南师附小将继续以“爱的教育”为核心,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