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推荐:胸腹经络养生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推荐:胸腹经络养生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房繄恭推荐了一套胸腹经络养生法,通过按摩阴经滋养五脏、刺激阳经调节六腑,达到通经活络、平衡阴阳的效果。特别是任脉、督脉和冲脉,分别在前侧正中、脊柱背后正中及内侧上下行,能有效调节全身气血和功能。这套方法不仅适用于日常保健,还能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如上火或感受风寒暑湿等症状。每天坚持推按这些特定经络,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帮助缓解肌肉劳损带来的疼痛。
胸腹部主要经络分布
胸腹部是人体经络的重要交汇区域,其中最重要的三条经络是任脉、督脉和冲脉。
任脉:起于胞中,沿腹中线上行至咽喉,与六条阴经(心经、心包经、肝经、肺经、脾经、肾经)相连。任脉负责滋养五脏,当其不通畅时,会影响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的功能,出现心律不齐、胸闷气短、视力模糊、皮肤松弛、月经不调等症状。
督脉:起于胞中,沿脊柱上行至头部,与六条阳经(胆经、胃经、小肠经、大肠经、膀胱经、三焦经)相连。督脉负责调节六腑功能,当其不通畅时,会影响胆囊、肾脏、膀胱等器官,出现背痛、腰痛、颈椎僵硬、头晕头痛等症状。
冲脉:起于胞中,分布于乳房、咽喉等处,统领全身气血。冲脉不通畅时,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手脚冰凉、关节疼痛、皮肤营养吸收不良等问题。
具体养生手法
预备式:排空膀胱,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揉心口窝:两手缓缓上提,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在胸前对接并按在心口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
环揉腹部:以两手中三指从心口窝出发向下,一边顺时针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继续转动按摩向上回到心口窝处,共21次。
直推任脉:以两手中三指由心口窝向下,沿着任脉缓慢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揉摩神阙:以右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按摩,共21次。再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按摩,共21次。
直推左侧胸腹: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
直推右侧胸腹: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右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处,连续推按21次。
盘坐摇转:做完前面七式后,起身趺坐(亦称双盘,即双足交叠而坐)。双盘有困难者,也可采用单盘或自然盘坐姿势。两手拇指尖压住无名指根部横纹,余下四指自然弯曲,分按在两腿膝盖上,双腿十趾也稍弯曲;然后自左向前、由右向后摇转21次,再自右向前、由左向后摇转21次。
适用人群和效果
这套胸腹经络养生法适合大多数人群,特别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如神疲乏力、失眠、厌食、抑郁、便秘、易感冒等。通过长期坚持练习,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 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 改善消化功能,缓解便秘
- 调节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
- 缓解颈椎、腰椎疼痛
- 提高睡眠质量
- 增强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人群禁止练习:腹部皮肤有感染者,患肠炎、阑尾炎等急性炎症者,腹内有肿瘤者,患胃肠穿孔、内脏出血等急腹症者。
结语
胸腹经络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通过简单的按摩手法,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正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所推荐的,每天坚持练习,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不妨从今天开始,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