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必看:激光虹膜手术全解析
青光眼患者必看:激光虹膜手术全解析
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不可逆转失明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总患病率为1.5%~3.6%,约有920万人,其中55%至少单眼失明,18.1%双眼失明。激光虹膜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很多人对这个手术的具体过程和原理并不了解。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相关问题。
什么是青光眼?它有哪些类型和症状?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部疾病,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青光眼可分为三大类:
原发性青光眼:病因机制尚未充分阐明,多数是由眼球解剖结构异常或者遗传因素所引起。可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由眼部及全身疾病所引起,病因较明确。
先天性青光眼:胎儿发育时期房角结构发育异常,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不能发挥房水引流功能而引起。
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多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主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虹视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为什么需要做激光虹膜手术?
激光虹膜手术,也称为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 LPI),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这种类型的青光眼是由于房角急性或慢性关闭,导致眼压升高,进而损害视神经和视野。
LPI的原理是在虹膜上打一个小孔,使前房和后房之间的压力平衡,解除瞳孔阻滞,恢复房水的正常流通。这样可以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伤。
手术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激光虹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常在门诊进行,不需要住院。手术步骤如下:
麻醉与准备:医生先用局部麻醉剂麻痹眼睛,并使用缩瞳药使瞳孔缩小,便于操作。
选择切口位置:在虹膜的鼻上方或颞上方选择一个合适位置进行切割,以确保术后被上睑遮盖,同时避开血管翳等结构。
激光照射:将激光聚焦于选定部位,根据虹膜厚度和色素多少调整能量,连续多次照射直至形成穿透性切口。常用的激光类型有氩激光和Nd:YAG激光。
确认效果:确保形成的虹膜孔直径大于200微米,以便房水顺利流通。
术后处理:使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减轻炎症反应,观察眼压变化,必要时采取降眼压措施。
手术有哪些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 原发性房角关闭的患者
- 急性房角关闭危象或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的患者
禁忌症:
- 严重白内障患者
- 眼内感染或发炎的患者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 严重甲亢或甲亢性突眼的患者
- 角膜过薄(小于450微米)的患者
术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用药:按照医生指导使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以减轻炎症反应。
观察:注意观察视力变化和眼部不适,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眼压和虹膜孔的情况。
生活调整: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内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熬夜。
手术效果如何?有哪些风险?
激光虹膜手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眼压,延缓病情进展。但像所有手术一样,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
虹膜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通常可自行吸收。
一过性高眼压:术后短期内眼压可能升高,需要及时处理。
瞳孔不规则:手术可能影响瞳孔形态,但通常不影响视力。
晶体混浊:有极小概率损伤晶状体,导致白内障。
局部炎症:术后可能出现轻微炎症反应,可通过药物控制。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但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保护视力。激光虹膜手术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成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如果您或家人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