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的油茶树致富经:从深度贫困到乡村振兴的华丽转身
十八洞村的油茶树致富经:从深度贫困到乡村振兴的华丽转身
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双龙镇,有一个名叫十八洞村的苗族聚居村。这里曾是深度贫困村,2013年人均年收入仅1668元。然而,短短几年间,十八洞村通过发展油茶树种植等特色产业,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华丽转身。
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脉深处,平均海拔700米,气候温和湿润,土壤酸性适中,非常适合油茶树生长。2019年,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将油茶树种植作为主导产业之一,与当地企业合作建设油茶基地。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十八洞村采用物理冷榨法生产山茶油,这种工艺不仅能保留茶油的天然营养成分,还能去除传统土榨法中的苦味,提升口感。2021年底,十八洞村开始大面积种植油茶树,2022年就为村集体带来50万元收入。
油茶树种植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它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选择返乡就业。同时,油茶树根系发达,能有效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十八洞村并没有将发展重心局限于单一产业。而是打造了“红色+绿色+古色”的三色产业模式: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古色文化为特色,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油茶树种植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乡村旅游、山泉水厂、苗绣等产业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如今的十八洞村,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还成为了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2年,全村接待游客6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3699元,是2013年的14倍。村民们不仅摆脱了贫困,还进一步提升了生活质量。漫山遍野的油茶树,真正成为了十八洞村的“致富树”。
十八洞村的成功经验表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十八洞村将继续深化产业融合,打造更多优质农产品和旅游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