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家文始派述真:从老子到宁象理的传承历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家文始派述真:从老子到宁象理的传承历史

引用
百度
1.
https://tieba.baidu.com/p/9239572554

道家文始派是中国道教的重要流派之一,其传承历史可以追溯到老子亲传尹喜。本文通过宁象理先生的口述,详细描述了文始派从老子传给尹喜开始,经过河上公、魏伯阳、麻衣道者、陈抟等人的传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以先天易、金丹大道和大成净土法为核心的道家学术体系。

文始派的起源与早期传承

文始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老子亲传尹喜。尹喜得老子传授大道后,修成正果,号曰“文始真人”。文始派自尹喜之后,直到汉朝,有两位杰出的传承人,一个是河上公,一个是魏伯阳。河上公注解的《道德经》非常出名,但是少有人知他是文始派易学的重要开拓者。河上公得文始派河图洛书及连山归藏乾坤易的真传,作“无极图”,这张无极图浓缩了文始派学术的精华,后来辗转传授给魏伯阳,魏伯阳吸纳并再次阐释其奥妙,并以之融汇黄老学术及方外炉火之说,于是写了《周易参同契》,这就是丹道的祖经,魏伯阳也是丹道最早的真正的创立者。

晋朝至五代时期的传承

晋朝文始派的代表性传承人是李和,世人称为麻衣道者。麻衣道者生于东晋孝宗穆帝年间,他的师父号称“左元太极”,是文始派的一位得道高人,姓名不详。麻衣道者得道后,驻世数百年,直到五代时还有活动,最后不知所终。麻衣道者李和生平极具传奇色彩,他不但是文始派大道的传承者,他还立足文始派之易学,生发出一种道术——命相术,成为划时代的相学宗师,江湖流传的麻衣相法、柳庄神相等等都是源自麻衣道者。

到五代的时候,麻衣道者找到了心仪的弟子,将大道倾囊相授,就是陈抟老祖。陈抟老祖是文始派承前继后的杰出宗师,他早年饱读诗书,参加过进士考试,因出身寒门,不第。后入武当山,得孙君仿和獐皮处士传授,又入邛州访何昌一,得“锁鼻术”,然而于大道之细微,始终不曾了了。别何之后,入华山,终遇真师麻衣道者,二人一见默契,定下师徒关系。麻衣道者将文始派大道及道术都毫无保留地传授予陈抟,陈抟也不负所望,将文始派之学与自己过往所学融会贯通,了无疑义,达到大成的境界。

陈抟老祖的学术贡献

陈抟在贾德升的照顾之下,得以心无旁骛地修炼和著述,“先天图”、“易龙图”、“无极图”,还有《正易心法注》《阴真君还丹注》等等,都是在此期间写成。先天图蕴藏着古太极图和先后天八卦、六十四卦;易龙图的核心是三坟四易图,是文始派学术的根本,隐藏着河图洛书和“连山归藏乾坤”这三坟,乃最上乘的无为之道;而无极图则进一步把《周易参同契》的秘密发挥,定下丹道五部法则——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陈抟之后的丹道各门派,都遵循这五部法则。

文始派的传承与发展

陈抟虽然是隐士,但声名远播,不但皇帝要见他,许多道门高人也是他的座上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钟离权、吕洞宾、李八百、白鹿先生等等,这些人是不同的道门法脉,然或多或少曾受益于陈抟,如吕洞宾,就尊称陈抟为“先生”。

陈抟在华山的后期,开始了学术的传承工作,他的主要弟子有张无梦、贾休复、张远霄、刘海蟾,都是得到全部法诀的传承者,陈抟把先天易、最上一层无为法和丹道都传授给他们。陈抟其他的弟子还有种放、涂定祥、皇甫、杨扆、苏澄隐、武元亨、寇朝一、张咏、金砺、释梦英等,或得相术,或得睡功,或得丹道,或得易学,皆非文始之全学,但这些人都是社会名流,或是朝廷重臣,或是地方贤达,或是名医,或名道、名僧,经他们的传播,形成了围绕陈抟为核心的华山学术圈,让文始法脉大放异彩。

在五位得全学传承的得意弟子里面,张无梦与刘海蟾是较早从学的。贾休复与贾德升是兄弟,贾休复为兄长。张远霄悟性极佳,成就很大。刘海蟾后来又经陈抟的引荐,跟陈抟的道友吕洞宾学习少阳派的学术,后来收了蓝养素、马自然、晁迥、王筌、张伯端等人为徒。张伯端写《悟真篇》,带有少阳派和文始派的特色,也是丹道名作,但是缺少了文始派的核心先天易,因此比起《周易参同契》还是逊色不少。

贾休复号火龙真人,驻世极长,直到元代还出来收徒,他的著名弟子,就是张三丰。张三丰徒弟有沈万三、邱玄靖、孙碧云等等,沈万三家传沈线阳、余十舍、余飞霞等人,孙碧云传李春芳、陈莲溪等,邱玄靖传赵太斌、何九天等。由于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太极拳,流传到全世界,影响极大,因此张三丰传承的这一脉,又是文始派里面的显派。

宁氏家族与文始派的传承

吾家族先祖源自春秋卫国大夫宁武子,本族居于河南新乡一带,南北朝时一迁山东,再迁广西,后终安定于陕北,世代以耕读医卜为业。至宋初,家族人丁兴旺,颇有薄田余粮,平时常行施药救济之事,善名在外。据父辈们口述,元至正年间,宁氏族居的村落来了一位云游异人借宿村里,他形如松鹤,目如点漆,破布褐衣,长须及胸。此人和善寡言,与人交流不多。当时家族长宁石简本着扶贫救苦之心,每日遣其子宁经符每日送餐。宁经符年方总角,活泼能言,甚得异人青睐,相与忘年。

此异人其实是贾德升祖师,德升祖离开华山之后,先是与兄长贾休复同入终南,后离开自行觅地静修,终成大道。德升祖师得道之后,除了梳理先天易及金鼎火符之外,更在当年陈抟祖师传予的“净土品”基础上,顿悟真正净土乃众妙之门,将过往之净土法由小成品位升华到大成品位,因而为文始派留下宝贵的大成净土法脉。

贾德升祖师居村十余年,临行之际,将文始派先天易、金丹大道及自己领悟的大成净土法诀,倾囊授予宁经符,并赐号道守,然后飘然离去,不知所终。

宁经符先祖之子辈皆沉溺术数,不悟大道为本,于是经符祖传授了外姓李如同、万清和等人,事了后追随德升祖入终南而证道。明万历年间,经符祖欲了手而去之前,暗回宁氏故里一睹,发现其中有后辈女子名宁亭淑,心怀出世之志,聪慧娴能,于是多方考察,确认为载道之器,乃显身并授予文始派全部法诀,赐号包玉。此时,文始派之学术,经经符祖之手,进一步发展,先天易、金丹大道、大成净土三足鼎立,道术并用,体用兼赅。

宁亭淑得全法诀后,独喜道家大成净土法,毕生精勤并以此成就。亭淑祖又并兼丹道及先天易,发心担当,后传子侄数人,分别为宁定明(括厄)、宁观法(括乾)、宁昆卿(括中)、宁其迈(括虚),其中宁括虚本姓张,为宁亭淑之子,得法之后随母姓。其时,满清入关,其迈祖将全部精力发在大道之修证之上,他苦志大道,发展并完善了先天易、大成净土法,堪称宗师。宁其迈在当时云贵陕之隐士圈里颇有神异之名,龙门闵一得曾访其迈祖,得到部分大成净土法之传授,然未窥堂奥。

父亲宁易之是宁其迈祖的小孙子,自幼好道,甚得其迈祖喜爱,于弱冠之年授受,尽得文始派真传,赐号万都。父亲修学以先天易之无为法为主,然于道家大成净土和丹道都有深研,每每入室常一坐数日,逆料人事一语中的。父亲文采飞扬,然而不喜作文,常言:“大道无名,岂区区方块可攀拟?”真得文始心髓者也。吾幼年时,父亲因供职私塾,移居家镇上,育吾弟宁式成。余弟兄两人幼承父教,惜资质愚钝,幸蒙父亲不弃,授予文始派全部绝学,赐吾号象理,赐吾弟号象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