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吃土大会”:观音土真的能改善健康吗?
河南济源“吃土大会”:观音土真的能改善健康吗?
2019年10月26日,河南济源王屋山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吃土大会”,数千人参与,现场消耗了约1吨的“土馍”。这一场景令人不禁发问:人们真的在吃土吗?这种行为对健康是否有益?
什么是观音土?
观音土,又称高岭土,是一种富含硅、锌、镁、铝等矿物质的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状粘土矿物。它因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性质,在历史上被用作陶瓷制造的重要原料,并在饥荒时期作为充饥食物。
“吃土大会”真的在吃土吗?
据制馍传承人王世平师傅介绍,土馍是当地特色食品,用观音土作为烹饪介质,而不是直接食用观音土。制作时,将调好味道的面块倒入翻滚的土中,不断翻炒,炒熟后用筛子筛掉多余的土,便可食用。这种烹饪方式与《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制作叫花鸡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音土真的能改善健康吗?
虽然王世平师傅称观音土含有铁锌钙钾等多种元素,对改善人体机能、调节肠胃有一定作用,但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事实上,观音土的主要成分是高岭土,化学式为Al2Si2O5(OH)4,虽然在医学上曾被用于治疗腹泻,但其效果并未得到FDA证实。
此外,观音土并非有机食物,含大量氧化铝,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尽管吃了不会饿肚子,少量吃不致命,但由于毫无营养成份,吃久了人还是会死于营养不良。此外,吃了观音土有会腹胀、手足浮肿、便秘等症状。
观音土的现代应用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土壤仿生材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构建了由蒙脱土(天然土壤成分,俗称“观音土”)、淀粉颗粒和液态金属三种组分组成的土壤仿生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能提高微生物合成化学品的效率,还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微生态,在生物制造和生物医药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理性看待“吃土”文化
“吃土大会”作为一种地方民俗活动,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家乡的眷恋。然而,从科学角度来看,直接食用观音土并不能带来预期的健康益处,反而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因此,我们应当理性看待这类传统习俗,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