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一料好膏方背后的匠心工艺
江苏省中医院:一料好膏方背后的匠心工艺
“一勺膏方,十碗药汤”,这句流传已久的古语道出了膏方的珍贵。在江苏省中医院,一料膏方从开具到取膏,需要经过8个核心步骤,耗时5-7个工作日,甚至更长时间。这份严谨与精细,正是江苏省中医院膏方备受推崇的原因。
从源头把控,精选道地药材
“药材好,药才好。”江苏省中医院深知这个道理,自2008年起就开始布局道地药材的种植基地。目前,医院已在贵州、马鞍山等地建立了两大饮片加工基地,并在全国近30个省份设有35万亩的道地药材种植区。这些优质药材为膏方的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大工序,环环相扣
一料好的膏方,需要经过浸泡、煎煮、纯化、浓缩、收膏等多个环节的精良制作。每一步都凝聚着江苏省中医院药师们的匠心。
精准调配:毫厘之差,关乎疗效
调配阶段由具有专业资格的药师进行处方审核,根据医生的处方精确称量每一味饮片。名贵中药材如虫草、人参等,会经过特殊处理,确保有效成分充分融入膏体。
浸泡:四小时的等待
由于膏方体量大、品种多,浸泡时间不能少于4小时,分为浸润、渗透和解析三个阶段。通过浸泡,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溶出到溶质中。
煎煮:两次煎煮,两个半小时
煎煮过程分为两次进行,总耗时约两个半小时。每次煎煮后,都会通过120目筛网进行过滤,确保有效成分完全提取。
纯化:静置去除杂质
一人一方的临方膏方采用静置方式纯化,虽然耗时更长,但能更好地保持个体化膏方的独特性和疗效。
收膏:最考验技术的环节
收膏在紫铜锅中进行,需2.5至3小时。其间必须精确控制温度和时间,同时加入液体辅料和贵细药,直接决定膏方的保存期限和口感。
严苛的质量控制
江苏省中医院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质量评价方法,确保每一滴膏方都是精华。
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 挂旗:用竹片挑起膏方,若能在竹片上形成类似旗帜的形状,则表明浓度适中。
- 滴水成珠:用收膏竹片蘸取少量膏方,滴入凉水中观察其形态变化。如果水滴不会迅速散开而是成为玻璃球状逐渐下沉,说明膏方的含水率和相对密度符合要求。
- 实验室检测:对大规模生产的成品膏方,进行性状鉴别、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等指标的严格检测。
全流程追溯管理
医院自主研发了《个体化中药制剂管理信息系统》,为每一料膏方生成唯一条形码,记录从膏方登记、调配、制作直至成品发放的所有信息。这种全程追溯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完善了每个环节的质控管理点。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江苏省中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重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信息化平台,患者可以在服用过程中随时反馈自己的体验,提出改进建议。医院会根据这些反馈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服务内容,不断提升膏方的质量和满意度。
一料好的膏方,凝聚的是江苏省中医院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对现代技术的融合。从药材选择到最终成品,每一步都体现了“精煎慢熬”的匠心精神。这种严谨的态度,正是江苏省中医院膏方能够成为养生达人的首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