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就像渡劫?艾灸这几个穴位快速缓解
痛经就像渡劫?艾灸这几个穴位快速缓解
痛经不是大病,但是痛起来真要命!痛经让男人闻之不解,女人谈之色变。有些人觉得多喝热水的事,或是“忍忍就过去了”。其实这是无法言表的疼痛,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痛经从来都不是个例。根据中康CMH《2022年中国消费者健康洞察疼痛系列报告-痛经篇》研究显示,月经症状是育龄女性反馈最多的妇科问题,在成年女性中,痛经的渗透率超三成,在妇科疾病患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47.3%。
痛经更不是“小事”。痛经,是指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女性出现的小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剧痛难忍。痛经如影随形,真可谓是 “度秒如年”,仿若在渡劫。
痛经主要是由于气血不畅、寒凝胞宫、肝肾亏虚等原因造成。气血不畅,瘀血阻滞于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寒邪入侵,凝滞气血,同样让子宫气血运行受阻;肝肾亏虚,精亏血少,胞宫失于濡养,也会引发痛经。
艾灸是我国传统疗法之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调理痛经的重点在于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
艾灸调理痛经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穴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艾灸穴位及其功效:
1、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3寸处。艾灸关元穴有助于温补肾阳、调理冲任脉,对于寒性痛经尤其有效。
2、中极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4寸处。艾灸中极穴可以疏通下焦寒湿,温经止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痛经。
3、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当髌骨下缘3寸处。艾灸足三里穴能够健脾补气、调和营卫,对身体整体的调养有益。
4、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处。艾灸三阴交穴有助于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特别适合女性生理期的调理。
艾圣医皇提醒,以上穴位可艾灸15-20分钟,一般每周进行2-3次。需注意艾灸的温度不要过高,以防烫伤皮肤。配合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