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旁观者效应》:为什么好人会冷眼旁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旁观者效应》:为什么好人会冷眼旁观?

引用
豆瓣
9
来源
1.
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36198475/reviews
2.
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36198475/
3.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198475/
4.
http://www.qstheory.cn/CPC/2019-12/23/c_1125376746.htm
5.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10886132194066979/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81%E8%A7%82%E8%80%85%E6%95%88%E5%BA%94
7.
https://www.dedao.cn/ebook/reviews?id=2BeEdA94ma8x6VX2zLjQBNq5dKveMw1LYO13JZPAO1lGbpRyYgonDEr97kMoLmlb
8.
https://m.baike.com/wikiid/7220728325101999360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723/12/76326846_987852417.shtml

在我们身边,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老人摔倒在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却没人敢上前搀扶;孩子被陌生人抱走,母亲在街头哭喊求助,旁人却只是驻足观看……这些令人痛心的画面,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旁观者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现象。

什么是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如果现场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者出手相助的可能性反而会降低。而且,旁观者数量越多,他们当中任何一人进行援助的机会就越低。

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64年凯瑟琳·吉诺维斯凶杀案。当时,一名女子在纽约街头被杀害,据称有38名目击者在场,却无人施救。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也促使心理学家开始深入研究旁观者效应。不过,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一案例的细节可能存在夸大成分,但其揭示的社会现象却是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好人会冷眼旁观?

《旁观者效应》一书的作者凯瑟琳·A.桑德森教授,从心理学、神经科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角度,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往往会经历一个决策过程:注意到事件→将其解读为紧急情况→承担个人责任→知道如何帮助→决定采取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犹豫或不确定,都可能导致最终的不作为。

神经科学研究则发现,大脑中负责共情和道德判断的区域,在某些情况下会被抑制。特别是当人们感到自己处于群体压力之下时,这些区域的活动会显著减少,从而降低了采取行动的意愿。

而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旁观者效应与社会规范、群体压力密切相关。人们往往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被他人评判,害怕被误解、害怕尴尬或被视为愚蠢,因此选择保持沉默或不作为。此外,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责任分散”心理,也使得每个人都以为“总会有别人去处理”,从而推卸了个人责任。

旁观者效应的社会影响

旁观者效应不仅发生在街头突发事件中,更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校园里,它表现为对霸凌行为的默许;在职场中,它体现为对不当行为的视而不见;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它让我们对身边的不公和不义选择沉默。

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不仅伤害了受害者,也侵蚀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正如书中所说:“这一次的旁观者,可能就是下一次的亲历者。”当每个人都选择旁观时,整个社会都将陷入冷漠和麻木。

如何打破旁观者效应?

面对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们并非无计可施。《旁观者效应》一书中提出了多个实用的解决方案:

  1. 培养自信:对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有信心的人,更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自信不仅让人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让人对自己的行为更有把握。

  2. 提升社交能力:良好的社交技能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突发情况,减少因担心尴尬或被误解而不作为的可能性。

  3. 扩大社交圈子:拥有更多朋友意味着在需要帮助时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同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相互鼓励,共同面对挑战。

  4. 培养共情能力:增强对他人的理解和感受,能激发人们在看到他人遭遇困境时伸出援手的意愿。

  5. 给予无条件的支持:家庭和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知道即使犯错也会得到理解和支持。

结语

旁观者效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涉及个体的心理机制、群体的行为模式以及社会的文化背景。但正如凯瑟琳·A.桑德森教授所说,道德勇气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获得的。每一次的举手之劳,都可能成为改变他人命运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旁观者效应的束缚,为建设一个更加温暖、正义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