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能三局:用信息化手段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中国安能三局:用信息化手段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2021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这标志着安全生产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作为央企的中国安能三局,积极响应这一要求,通过与专业安全技术服务公司合作,打造了契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为落实《安全生产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
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安全生产要求。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这一要求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反映了传统安全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的需求。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全面地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有效管控安全风险,还能提升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切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中国安能三局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实践
面对《安全生产法》的新要求,中国安能三局没有选择市面上通用的安全管理平台,而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施工现场需求,量身打造了一套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施工现场各类工程要素为核心,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依托,通过引入多种预警监督模型,实现了安全管理制度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可视化管控中心:安全态势一目了然
系统建有可视化管控中心,能够将各类安全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这个平台,管理者可以实时查看安全业务数据分类分析、安全态势量化展示,以及不同工程项目的安全工作量化对比。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有助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出科学决策。
海量安全知识库:一线管理的智能助手
系统内置海量安全知识库,为现场管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的辅助指导。无论是安全风险预警管控、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还是安全教育培训、班组活动管理,系统都能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这种智能化的知识库,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确保了安全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全流程闭环管控: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系统采用了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从危险源预警预报到安全检查记录生成,从隐患整改落实到最终的闭环反馈,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这种闭环管理模式,确保了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效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聚焦施工现场:解决一线管理痛点
与其他通用型安全管理平台不同,中国安能三局的系统特别注重解决施工现场的实际问题。系统功能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一线安全管理人员的需求,通过多位专家评审,确保各项功能都能切实解决现场管理的痛点、难点和堵点。
创新实践带来的价值
中国安能三局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实践,不仅满足了《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更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通过信息化手段,企业能够更全面、更及时地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有效提升了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同时,智能化的管理系统也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更重要的是,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正在推动企业向质量效益型和价值创造型企业转型。随着系统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中国安能三局正在逐步形成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安全管理新模式,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中国安能三局的这一实践,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安全生产法》的要求下,企业必须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步伐。而中国安能三局的成功案例表明,只有紧密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