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慢性肾病饮食管理指南发布!这10条核心建议请收好
2024版慢性肾病饮食管理指南发布!这10条核心建议请收好
2024年3月1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肾脏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提供了全面的饮食管理指导。据统计,目前全球平均每十个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在中国这一数字更是超过一亿。这份最新指南的发布,对于帮助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延缓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十大食养原则,科学指导饮食
指南提出了10条核心食养原则,涵盖了从食物选择到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建议。
1. 食物多样,分期选配
患者应保持每日摄入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的食物种类。根据病情分期,1-2期患者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3-5期患者则需实施低蛋白饮食。
2. 能量充足,体重合理
推荐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摄入30-35kcal能量。超重或肥胖患者需减少500-750kcal,将BMI控制在18.5-23.9之间。可选择红薯、土豆等低蛋白淀粉类食物作为主食。
3. 蛋白质摄入要适量
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摄入量的50%以上,优先选择鱼禽类,红肉每周仅可食用1-2次,每次不超过50g。出现肾性贫血时可适当增加。
4. 蔬菜水果要平衡
每日蔬菜摄入量为300-500g,水果200-350g。糖尿病肾病患者水果摄入量可减至100-200g。
5. 少盐控油,限磷控钾
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避免高盐调味品。每日油脂摄入量不超过25-40g,脂肪占比不超35%。高钾血症患者每日钾摄入量需控制在2000-3000mg。
6. 适量饮水,量出为入
无水肿患者每日饮水量1500-1700ml,水肿患者需根据尿量调整。严重水肿时钠摄入量需控制在1000mg以下。
7. 合理选择食药物质
如山药、阿胶、菊花等食药同源物质,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出现营养风险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膳食补充剂。
8. 规律进餐,限制饮酒
建议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3-5期患者应完全戒酒。推荐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9. 定期监测,强化自我管理
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体重、尿量等指标,每周记录饮食情况。建议每月到医院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分期管理,精准施策
指南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将慢性肾脏病分为1-5期,各期的营养管理原则有所不同。
1-2期:早期管理
- 能量:30-35kcal/kgIBW·d
- 蛋白质:0.8g/kgIBW·d,避免高蛋白饮食
-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50%-65%
- 脂肪:占总能量30%-35%
- 液体:1.5-1.7L
- 钠:不超过2300mg
- 钾:通常不限制,高血钾时需控制
- 钙:800mg/d
- 磷:个体化调整
3-5期(非透析):重点管理
- 能量:30-35kcal/kgIBW·d
- 蛋白质:0.6g/kgIBW·d,糖尿病患者0.6-0.8g/kgIBW·d
-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50%-65%
- 脂肪:占总能量30%-35%
- 液体:1.5-1.7L
- 钠、钾、钙、磷:根据病情严格控制
实用建议,助力健康
- 主食选择:红薯、土豆、山药等低蛋白淀粉类食物
- 优质蛋白:鲈鱼、鳕鱼、鸡胸肉、鸡蛋(每日1个)、低脂奶(每日≤300ml)
- 蔬菜水果:低钾蔬菜如冬瓜、黄瓜,低钾水果如苹果、梨
- 注意事项:避免杨桃、小龙虾等禁忌食物,减少加工食品摄入
慢性肾脏病的饮食管理是一个长期且细致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庭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新版指南的发布,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饮食管理,定期监测,积极配合治疗,共同守护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