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男人50岁过后,感觉越来越疲惫怎么办?医生提醒:做好这3件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男人50岁过后,感觉越来越疲惫怎么办?医生提醒:做好这3件事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4186063_121948382

人到了一定年纪,便会愈发觉得疲惫,刘大爷最近就深有此感。刚过50岁生日,他就发现自己原来能干好几个小时农活都不觉得累,现在光是把院子扫一遍都要歇歇脚。

于是,他琢磨着:难道50岁以后,疲惫就是生活的主旋律了吗?

疲惫不是问题,找对方法才是关键,50岁过后,男性如果总感到疲惫,可能是身体在敲警钟,呼唤你该“维护保养”了。

就像家里那台用了十几年的老电视,图像越来越模糊,遥控器按键也时灵时不灵,可只要换个部件、清理灰尘,马上又能多用几年。

同理,身体也是个复杂的“机器”,疲惫说明你该给它“清灰”了。

刘大爷以前觉得运动是年轻人的事,自己上了年纪,该享受“躺平”,殊不知,不运动的后果就是——身上的零部件开始罢工!

肌肉流失、关节生锈,连带着血液循环都打了折扣,疲惫感自然油然而生。

试试每天散步30分钟,不求快、不求累,只求坚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点轻度力量训练,比如小哑铃、弹力带,甚至爬楼梯。

这些运动不仅能帮你唤醒“沉睡”的肌肉,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就像老机器重新启动一样,慢慢恢复动力。

不少人的早餐是一碗白粥配咸菜,午饭爱吃油炸的酥肉,晚饭还经常喝点小酒,他们以为自己吃得简单清淡,却不知道这种饮食方式正是疲惫的“帮凶”。

50岁以后,身体代谢能力下降,需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鱼肉、鸡蛋、豆制品,可以增强肌肉修复能力。

多补充维生素B族,可助力缓解疲劳,适量摄取红肉、菠菜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贫血,若每日再搭配一小把坚果,更是锦上添花,使人精力充沛。

饮食中的营养缺乏,尤其是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是中老年人感到疲惫的重要原因之一,适当调整膳食结构,能显著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

一些中老年人有个坏习惯——熬夜看电视,有时候看着看着还睡着了,沙发就是他的“床”,结果第二天醒来,腰酸背痛,精神更疲惫。

事实上,50岁之后,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第二天的精神状态,睡得好的人,醒来神清气爽;睡得不好的人,越睡越累。

这不是矫情,而是科学:睡眠时身体会修复损伤,清除代谢废物,如果修复没做好,身体负担只会越来越重。

建议睡前放下手机和电视,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尽量保持每天固定的作息时间。

如果你已经有打鼾或频繁醒来的问题,最好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睡眠呼吸障碍等潜在疾病。

中老年男性每天保持7小时高质量睡眠,可以减少不少疲惫感,并显著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如果是老感觉疲惫,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该运动了,该吃好点了,该睡够觉了!

如果能从这三方面着手调整,说不定过不了几个月,你会发现自己重新“满血复活”了!

除了疲惫之外,如果身体一些别的异常信号,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疲惫或许仅仅是表面的“冰山一角”,潜藏于水面之下的或许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尤其是50岁以后,身体的警报系统可能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敏,稍有忽视,就容易酿成大问题。

有没有发现,有些人到了50岁后,走路突然变得“拖拖拉拉”?或者稍微走几步台阶,腿就酸得像灌了铅。

很多人会觉得,这不就是岁数大了吗?腿脚没劲儿很正常,但你知道吗?其实这种表现可能和血管健康有关!

尤其是下肢动脉堵塞的人,腿酸、疼痛或者发凉是最典型的症状。

此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片刻腿部疼痛,停歇后又可行走,若听之任之,下肢血管供血问题会愈发严重,甚者可能致使截肢。

50岁以上的人群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还是蛮高的,而且男性的比例更高,其主要诱因就是血脂高、血压高、抽烟,外加长期久坐不动。

如果平时发现腿脚总觉得冷、麻,或者皮肤颜色发紫发黑,那真得赶紧去医院查查下肢血管,毕竟腿脚的问题,常常是身体里血液循环系统的大问题。

50岁以后,体重的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健康风向标,很多人都以为,变胖才是问题,殊不知,突然变瘦更值得警惕。

要知道,50岁以后,新陈代谢减慢,体重基本应该趋于稳定。

若未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量,体重却骤降,这绝非“天上掉馅饼”,极有可能意味着身体正在悄然“消耗自身”。

这种情况很常见于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无法正常利用血糖供能,体内的脂肪和肌肉就被“拆东墙补西墙”,造成体重下降。

此外,还有肿瘤、甲亢等问题也可能导致体重急剧下降,尤其是肿瘤,早期症状往往并不明显,体重减轻反而是一个先兆。

别小看手指甲,这可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50岁以上的男性如果发现自己的指甲变得发白、发黄,甚至有点凹凸不平,就该注意了。

这或许是营养不良或内脏出问题的表征,比如,指甲变白可能与贫血相关,尤其是慢性贫血患者,其指甲会变薄、变脆。

指甲发黄则可能是肺功能下降的信号,而凹凸不平的表面常与慢性肝病挂钩,当然,也别过度紧张,如果只是偶尔出现一点小问题,那可能和手部护理有关。

但如果指甲颜色长期异常,甚至伴随指头疼痛、红肿,那真得去医院看看,别忘了,这些细节常常是身体的早期预警,抓住了就是抓住了健康的关键。

50岁以后,身体是个复杂的“警报系统”,它不会直接告诉你哪坏了,但会通过各种小信号提醒你,这些都可能是潜在健康问题的表现。

保持警觉并不是草木皆兵,而是让你学会未雨绸缪。

医生的建议也很简单:定期体检别嫌麻烦,尤其是血管检查、肿瘤筛查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

不要忽视身体的“碎碎念”,那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可能正是大问题的开端。

健康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你细心地观察、用心地呵护,而不是等到问题不可挽回时才后悔不已。

生活不易,50岁后的“下半场”更需要你为自己负责,别让疲惫成为日常的主旋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