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心!孩子误操作手机可能带来这些“惊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心!孩子误操作手机可能带来这些“惊喜”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m.sohu.com/a/786954203_121722037/?pvid=000115_3w_a
2.
https://m.gmw.cn/2024-02/18/content_1303662786.htm
3.
https://www.sohu.com/a/742360823_121666979
4.
https://www.sohu.com/a/397881750_628601
5.
https://sspai.com/post/78242
6.
https://www.sohu.com/a/158109535_648647
7.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43381684948435483/
8.
https://support.apple.com/zh-cn/105121
9.
https://www.internetmatters.org/zh-CN/parental-controls/smartphones-and-other-devices/

“妈妈,我想玩手机!”面对孩子的请求,很多家长都会感到头疼。但更让人头疼的是,当你把手机交给孩子时,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账户里莫名少了几百块,或者手机里多出了几十个陌生联系人。

01

从一杯柠檬水引发的“血案”

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妈妈的手机上开启了免密支付功能,结果1岁的宝宝在摆弄手机时,误操作订购了120杯柠檬水!这位妈妈表示,自己平时就担心孩子会误操作,所以从来不敢开启免密支付。每次购物付款时都会仔细检查,生怕不小心开通了什么服务。但即便如此,还是防不胜防。

这个案例虽然听起来有些好笑,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普遍性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孩子们接触手机的机会越来越多,而他们的误操作可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

02

孩子的误操作,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精彩”

除了误购物品,孩子们还可能因为好奇而进行各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操作:

  • 在微信群里发送各种表情包,甚至在工作群、学校群中发一些让人尴尬的内容
  • 误删除手机中的照片和视频
  • 给许久不联系的同事或朋友打电话
  • 在手机上下载大量软件,把屏幕弄得满满当当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误操作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比如,有报道显示,一位7岁的小朋友在玩奶奶的手机时,下载了网络游戏并点击了多个不明链接,结果导致手机在3小时内接到了20多个境外诈骗电话。还好老人之前参加过社区的反诈课堂,没有接听这些电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03

如何防止孩子“乱来”?

面对孩子的误操作,家长们应该如何防范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技术手段来帮忙

  1. 设置开机密码:这是最基础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孩子随意使用手机。

  2. 使用儿童模式:大多数手机都带有儿童模式,可以限制孩子访问某些功能和内容。例如,在儿童模式下,可以禁止安装新应用、限制访问特定网站等。

  3. 取消免密支付: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关闭所有免密支付功能,确保每次交易都需要输入密码。

  4. 安装安全软件:可以考虑安装一些安全防护软件,如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防止诈骗电话骚扰。

教育引导很重要

  1. 教会孩子基本操作:教孩子识别购买按钮,学会如何安全地关闭页面,避免误操作。

  2. 培养时间管理意识:设定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比如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3. 提供替代活动:鼓励孩子参与户外运动、阅读、画画等有益活动,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4. 建立良好习惯:培养孩子在使用手机后及时归还的习惯,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独自使用手机。

04

家长也要做好榜样

最后,家长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抱着手机不放,却要求孩子少玩手机,这样的教育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家长:

  • 尽量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时间
  • 多陪伴孩子参与各种活动
  •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 以身作则,展示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防止孩子误操作手机需要技术和教育的双重保障。通过合理的设置和正确的引导,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记住,手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