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教你如何乐观面对人生?
杜甫《登高》教你如何乐观面对人生?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56岁的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面对眼前萧瑟的秋景,他写下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虽然诗中充满了悲凉情绪,但杜甫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入世思想。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家国情怀始终贯穿其作品中,即使在晚年穷困潦倒时也未曾动摇。
在困境中寻找生命的坚韧
诗的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肃杀的秋日图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构成了一幅萧瑟的画面。但在这萧瑟之中,我们却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坚韧。正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展现的,虽然树叶在秋风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但长江却依然滚滚向前,生生不息。这种自然界的规律,正是杜甫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写照。
在悲凉中蕴含希望
后四句抒情,写诗人登高所感。他感叹自己常年漂泊,疾病缠身,但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正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所展现的,虽然他身处逆境,但依然选择登高望远,寻找生命的出口。
在挫折中保持乐观
杜甫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苦难,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所需要学习的。正如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他能够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力量源泉。
现代人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有的人可能会因为工作压力而感到沮丧,有的人可能会因为生活挫折而失去信心。但如果我们能够学习杜甫的精神,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保持对未来的希望,保持对理想的追求,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正如《登高》中所展现的,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也要像长江一样,滚滚向前,生生不息。这种精神,正是杜甫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