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国家级认证的数控技术专业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国家级认证的数控技术专业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数控技术专业凭借其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身份,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的声誉。该专业不仅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在学校内也拥有完善的实验设备和训练设施。学生在这里可以学习到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等相关课程,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特色与课程设置
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生产线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控制方法和制造方法等综合知识,具备制造、安装、维修、调试、运行与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生产线的实践能力,以及相应设备的技术改造能力,适应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生产线相关行业生产、运行第一线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主要开设机械制图、电路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基于工作过程)、机械设计基础、机床电气与PLC(基于工作过程)、液压气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工作过程)、数控编程(基于工作过程)、机械加工工艺(基于工作过程)等专业必修课程,同时,还有一些专业选修课程。
在教学模式上,该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机床电气与PLC(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和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完某部分理论后,立即开展与此理论相关的实训。课程结束后便进行该课程的实训,给出实训项目,由学生自主设计,提高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与实践平台
2021年12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与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机床产业学院”,这是全国首家机床产业学院。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和就业等方面创造便利条件,大力支持机床产业学院建设。
在龙沙区,学校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区位、产业、资源优势,以“五大引培建行动”为抓手,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试验示范区建设。打造科研创新平台,累计建设“头雁”工作站13个,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46个。打造政校企联合体,积极提供高校学生实践岗位,承接各高校实习生近2000人,联合清华、哈工大等29所高校建成“十大基地”54个。百鸟湖候鸟观测站入选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库。打造技能人才平台,深入推进“人教岗”模式,培养储备技能人才。辖区7人分别荣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黑龙江省首席技师”“龙江技术能手”称号。推动齐大、工程学院与齐重数控建立智能装备产业学院、机床产业学院,现已培养1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在制造业中将机械技术与电气控制、传感器技术等诸多新技术相结合产生出的新型专业,为制造、安装、维修、调试、运行与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生产线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几乎所有的制造和维修企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才。以往普通高等本科和专科教育往往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述,而缺乏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训练,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不具备工业企业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造成工业企业中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奇缺。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立于2009年,隶属于机电工程系,现有2009、2010级两届学生,就业率到达98%以上。本专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创建特色为目标,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坚持教育教学教改,开拓创新,实行先进的模块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使本专业越办越好。
就业方向主要包括:
- 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控制人员
- 自动生产线操作控制人员
- 机电一体化设备与自动生产线制造、安装、维修、调试人员
- 机电类产品、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
理性建议
虽然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数控技术专业具有国家级认证,且在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和就业前景方面表现出色,但学校整体仍存在一些争议,如管理严格、收费较高、就业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建议考生在选择时,充分考虑个人职业规划和经济条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更多信息,做出理性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