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兼职,如何避免被坑?
大学生兼职,如何避免被坑?
随着暑期的到来,许多大学生选择通过兼职工作来充实假期生活,既能赚取零花钱,又能积累社会经验。然而,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如工资拖欠、未签订劳动合同等。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家解答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
大学生兼职的现状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2020和2021两届大学毕业生中,灵活就业的比例分别为16.9%和16.3%。大学生从事的兼职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如家教、助教等)、文案写作、社交媒体运营、餐饮服务、快递和外卖配送等。其中,教育培训是最常见的兼职类型,占比高达68.92%。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小张是一名大学生,他在一家公司做兼职,双方签订了《兼职合同》,明确约定双方不属于劳动关系。后来,小张因工资问题与公司发生争议,他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加班工资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法院在审理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双方是否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小张与公司签订的是《兼职合同》,明确约定双方系劳务关系。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小张应明确知晓签字的法律后果。
是否符合劳动力的交换形式: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对价。而小张的收入来自于其销售额的计提部分,有业绩则有报酬,无业绩则无报酬,不符合劳动力的交换形式。
是否符合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包括经济从属性和人身从属性。小张的工作时间由其根据家庭情况自行安排,无须参加考勤,公司更注重其劳动结果,不对日常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因此不符合劳动关系的从属性特征。
最终,法院认定小张与公司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大学生选择长期兼职或实习,建议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 劳动合同期限
-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 劳动报酬
- 社会保险
-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此外,试用期的约定也需要注意: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权益受损时如何维权?
如果在兼职过程中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协商解决:首先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和解协议。
调解: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仲裁:调解不成或不愿调解的,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是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
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开发了“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提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网上申请、案件处理进展查询和法律法规政策查询等服务。当事人可以通过登录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或者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或电子社保卡等渠道获取在线调解服务。
结语
大学生在兼职时,要提高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条款,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纠纷,要冷静处理,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兼职过程中收获成长,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