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之牛》:生命的昇華與偶然意外是一種奇蹟
《黑之牛》:生命的昇華與偶然意外是一種奇蹟
《黑之牛》是一部以禅宗文化为背景的电影,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明治时期日本山林中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这部电影由新锐导演蔦哲一朗执导,将禅宗修行中的《十牛图》扩展成人与动物的颂歌,通过细腻的叙事和深刻的寓意,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关于生命、死亡和重生的动人画卷。
《黑之牛》描述明治时期的日本,住在山林的人们因为一把火而失去容身之地,不得已必须来到平地与其他日本人一起生活。但是有一个男人留了下来,他四处流浪,卧石而睡,倚木取暖,汲水而饮。直到有一天男人来到一间民家,为民家唯一的老妇工作和照护,他开始学习平地人民的饮食与生活。但是老妇去世后,不擅言词的男人正决定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时,无意间遇见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黑牛。不惧黑牛的脾气,耐心建立起一段信任关系。可是当地的牛贩子看上了这头牛,交换条件下让黑牛去另一个村庄劳动,时间到了再返家。可惜的是,黑牛并未顺利回到男人身边,男人边接受黑牛的逝去,边让生命与思想逐渐开悟。
生命的活力来自过往,灵性如此,建立真实的关系也是如此。
从跋涉到足食,漫长的脚步里都存在独特的梦幻时刻
新锐导演蔦哲一朗将禅宗修行所顿悟的《十牛图》扩展成人与动物的颂歌。原为中国宋代的禅宗藉由修行认识真我,以“牛”为喻暗示“本来”的面貌,但是在蔦的解读下,《十牛图》被赋予新的意思,藉由观看、触摸以及聆听,看见生命与生命链接的奇迹。
叙事里的男人不讲任何的话,意图隔绝与他者建立关系。但是在极安静的外貌下,他的灵魂按捺不住的躁动着。男人在遇见黑牛后,黑牛理解似地回应男人心之所向的一切,男人更是在牠的身上找到生命的宽慰。从寻牛到返家,观者望见男人的变化,驳斥人类固有的自以为是。黑牛起初的反抗与踢脚,使男人意识到个体的存在和秩序是自然的。纵然他生活于山林,些许人类的优越与掌握仍在细微的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来。无须言语,同为人类便能明白这样微小的骄傲。
但是黑牛重塑男人的自身与内在风景,褶皱满布的生命平原里,提供我们一个新的角度平视万物与种种经历。黑牛的出现,更加稳固整部作品的核心,重新导引我们所有习以为常的生活;压缩迎合社会的情感,以更加自由的心境,温和地让人生与万物有所链接。
生命不会就这样结束,无法言语化的气息覆盖精粹的无价之宝。一切皆被延展与包容,在土地的养育里激动且着迷不已。
整部作品看似以牛贯穿,实则为“意识”
最初的牛与人到最后的全无,彷若是感官感受到具体的一切,都得到了解放。这并非是刻意的隔绝红尘,而是在这个空间里,找到了真正的安放感。所以,当男人闭上眼后迴盪不绝的牛叫聲,指引靈魂去向的座標逐漸明確。「自然」正與「靈光」並存,為不只男人的人類們,在頓悟的時刻提供了綿延不斷的豐美樣態。以海連結天地的一切,留下餘味無窮的生命抽動著。
从交集到叠合,万物的生命荡漾使人兴奋更是着迷
《黑之牛》没有过多的言语,如同《十牛图》的修行一般,最重要的是“感受”。因此不过度扩展的黑白画面,在各个有机的个体下望见变化的可能性。蔦哲一朗对于悟性与未知的坚持,更是在凝视男人的画面上表露无遗。所以,观者在看着男人的改变,其实有更多的时候是与自我处在对峙状态。特别在当代异己的社会里,居之而安早已难以维持;更多像男人初次来到平地时的笨拙,以描摹的方式串联自我与他者的关联,小心翼翼。男人与牛相遇的时候,他们则原始并极简地串联彼此的生命,在土地之上天空之下,内在的灵魂不断被更新,以自身对时代的感受,建造属于自己的境地。
关于死亡还是诞生,都随着鲜艳的色彩而显得动容,却并不沉重
最后“人牛俱忘”到“入鄽垂手”原以为会在孤独的存在里体验生命的升华。但是蔦哲一朗的世界里,是全彩的景色。他为“生命”建構出最為自然的氛圍,以成群的牛和地景,展現出靈魂的所在之地早已脫離昨日的纏累。从风化的牛骨到新生的小牛,细腻的聚焦于生命的奇迹。
《黑之牛》并非是单纯的悟道,最为重要的是在破碎的当代,重構灵魂与面对真我之际,能对重生的奇迹为之亢奋,賜予贫乏的人生崭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