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江到南大:百年学府的变迁之路
从三江到南大:百年学府的变迁之路
1902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奏朝廷,提出在江宁(今南京)创办一所新型师范学堂。这所学堂被命名为“三江师范学堂”,标志着南京大学的前身就此诞生。
三江师范:近代教育的起点
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学堂名称中的“三江”,源自《尚书》中对扬州地区的描述,寓指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学堂初期设有历史舆地科、理化科、农学博物科,聘请了70位中国教习和11位日本教习,开设了包括经学、文学、英文、日文、舆地、历史、教育、法制经济、算学、物理、化学、生理、博物、农学、图画、手工、体操在内的17门课程。
1906年,三江师范学堂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监督。在他的带领下,学堂创设了中国高等学校中的第一个图画手工科,并增设音乐副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
南高师与东南大学:从师范到综合
1914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师)在两江师范学堂的基础上建立。1915年9月10日,南高师正式开学,首届学生110人。学校最初设国文、理化两部,以后陆续成立了数个专修科。1918年,江谦病退,郭秉文任代理校长。在他的推动下,1921年,南高师改组为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全国学科最为齐备的综合大学。
中央大学:黄金时期的辉煌
1927年,北伐军攻克南京后,东南大学更名为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学校又更名为江苏大学,同年5月正式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这一时期,中央大学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南京大学:新时代的崛起
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保留文理学院,主要合并金陵大学文理学院,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1978年以来,南京大学逐步恢复发展为新的综合大学。
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创新精神。2024年3月,全国高校内首个由校友捐献的苏式园林——南京大学香雪海园正式开园。这座占地10970平方米的园林,以梅花为主题,将苏州古典园林文化精髓和“香雪海”历史人文景观完美融合。
展望未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南京大学正以“奋进行动”为抓手,着力建设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将继续深化学科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从三江师范到南京大学,这所百年学府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如今的南京大学,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