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患者迎来医保新福利!
渐冻症患者迎来医保新福利!
2023年8月1日起,一个重要的医保政策调整给渐冻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根据最新规定,渐冻症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病种,这意味着患者在三级医院确诊后,可以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具体来说,职工医保参保人在职职工的基本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91%、88%、85%,退休人员支付比例分别为95%、92%、89%;居民参保患者的报销比例为70%。
这一政策调整对于渐冻症患者群体来说意义重大。渐冻症,医学上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口4.4人。据估算,中国目前有6-10万名渐冻症患者,每年新增病例约2.3万人。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逐渐失去运动能力,最终可能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更令人揪心的是,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现有的治疗药物也只能延缓病情进展。
以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为例,这种针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特效药,曾因70万元/针的天价引发社会关注。即使通过国家医保谈判降至约3.3万元/针,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沉重的负担。而渐冻症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医疗费用更是天文数字。
医保新政的实施,无疑为患者家庭带来了福音。以深圳为例,该市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深圳惠民保”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基本医保对纳入目录的罕见病药品给予最高90%的报销比例,大病保险则对高额医疗费用进行“二次报销”,最高可达100万元。此外,“深圳惠民保”将7种罕见病的高价自费药纳入保障范围,最高报销70%,年保障额度达50万元。
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据统计,仅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一项,深圳医保就已保障537人次用药。而“深圳惠民保”自去年保障生效以来,已累计保障超5万人次,赔付1.5亿元,其中罕见病患者212人次,赔付648万元。
然而,高昂的医疗费用只是渐冻症患者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一。这种疾病不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还需要全面的护理支持。从生活护理到心理疏导,从营养支持到康复训练,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患者家庭的承受能力。
京东集团原副总裁蔡磊在确诊渐冻症后,深刻体会到罕见病患者面临的困境。他发起的“渐愈互助之家”科研大数据平台,目前已触达上万名渐冻症患者,成为全球最大的民间渐冻症患者科研数据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仅提高了临床试验的效率,还推动了多个药物研发项目,其中约10条研发管线已进入或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尽管如此,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仍面临诸多挑战。据统计,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但95%仍无药可治。而渐冻症虽有药物,但效果非常有限,只能延缓2-3个月的存活期。高昂的研发成本、狭小的市场空间、不确定的投资回报,都让制药企业望而却步。
面对这些挑战,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罕见病的社会支持系统。例如,成立社区专业评估部门,科学评估患者的失能等级;将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纳入长期护理险的保障范围;整合社会照顾资源,增加社区专业护理网点;开放社区养老设施,为患者提供更多支持。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教授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将渐冻症患者纳入长期护理险的保障范围,并向60周岁以下的患者开放。同时,他还建议增加相应的社会保障资源,为维护罕见病群体的健康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渐冻症虽然是一种罕见病,但它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医保新政的实施是一个重要的开始,但要真正实现“病有所医、医有所药、药有所保”,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投入。我们期待,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渐冻症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和护理,重燃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