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下降,书上的字像在跳舞...... 可能是眼睛里长了「膜」
视力下降,书上的字像在跳舞...... 可能是眼睛里长了「膜」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会发现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变得模糊。除了常见的老花眼和白内障,还有一种被称为"黄斑前膜"的眼部疾病,它会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扭曲等症状。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黄斑前膜的成因、症状以及科学预防方法。
年纪大了,视力变差了,大多数是老花啦
最近报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好像跳舞一样
年底了,是时候带两老到医院检查下眼底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机能逐渐下降,眼睛也会「牵连其中」。很多老人家发现自己看东西变得模糊,第一反应就是「不用慌,应该是老花了」。事实上,像老花、白内障等许多年龄相关性的眼病都会引起视力下降,而黄斑前膜就是其中之一。除了视力下降外,还可能会出现看东西扭曲、重影的情况。
那么,这个我们不常听说的「黄斑前膜」是一层什么神秘的膜呢?多发于什么年龄段的人群呢?该如何科学预防呢?今天,就给大家解答下。
什么是黄斑前膜?
黄斑位于眼底的后极部,视网膜的中心部,在我们的视觉系统的核心区域,黄斑拥有无可替代的关键地位,黄斑不是长了一块「斑」,而是正常且重要的视网膜区域,它的功能主要与精细视觉及色觉等视功能有关。
黄斑前膜是一种位于视网膜黄斑区的增长组织,是一层薄薄的纤维膜。这层纤维膜在发生收缩时,牵引着黄斑,导致黄斑水肿以及视细胞的移位,影响视力。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扭曲、视野中心出现暗点遮挡、明暗对比敏感度下降,这些都是黄斑前膜的典型症状。如果得不到重视,长期以往会引起视网膜不可逆性损伤,因此出现这些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预防黄斑前膜
定期更新眼底「相册」
黄斑前膜多发于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一般可以通过眼底照相和 OCT 检查进行检查。预防黄斑前膜的发生,定期到专业眼科进行眼底拍照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眼底拍照检查,也称为眼底照相,是一种通过眼底照相机来拍摄眼球内部后部组织(如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及黄斑区等)的高清图像,也是评估眼部健康以及潜在疾病的重要手段。
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的下降,眼部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眼底拍照是重要的眼科检查手段,能发现多种全身性疾病在眼部的表现,能够早期发现这些疾病,筛查高危人群,监测疾病进程,辅助诊断全身疾病,有助于及时干预,保护视力。
如果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拍照检查。50 岁以上中老年人、高度近视、青光眼等人群,也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趁着新年前,赶紧带着自己的父母做一次眼底拍照检查吧,今年还没检查眼底的高度近视朋友也别掉以轻心,赶紧到更新您的眼底相册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拥有睛彩视界过大年。
本文原文来自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