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心理学认知理论(教育心理学认知理论思维导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心理学认知理论(教育心理学认知理论思维导图)

引用
1
来源
1.
http://improvpie.com/post/11154.html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中,认知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探讨人类认知过程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本文将系统梳理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并重点介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教育心理学认知理论概述

教育心理学认知理论主要探讨人类认知过程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通过认知结构的构建来理解新知识。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突出了认知活动和意义理解在学习中的核心作用。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实现的。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励和惩罚来引导学生的行为,以促进学习。

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人的认知能力是逐步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特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包括:①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形-顿悟说);②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③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④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⑤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心理学中关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苛勒、托尔曼、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认知主义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苛勒通过大猩猩叠箱实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

托尔曼是另一位认知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认知目的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运算(11~15岁)四个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知识理解的整合与提升。他认为,知识是同化与顺化相统一的机制,在结构上则是认知结构内化与外化应用的统一。运算作为认知结构的基本元素,其内在联系构成了整体结构。

对于超越特定阶段发展水平的学习,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认知能力,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来设计课程和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适时性,采用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方法、内容和形式,提高学习效果。

认知学习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这是其对教育心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该理论突出了认知活动和意义理解在学习中的核心作用,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认知学习理论认识到学习者的准备状态,即现有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非认知因素,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网络教育的实践中,认知学习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个理论强调了信息加工在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它要求我们在设计网络教学时,需关注信息加工的三个关键阶段:学习媒体的运用、网站设计、以及网络资源的提供和在线教学策略的实施。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它强调了教学的适应性和个别性。由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因此,教学策略需要适应这些特点。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教学需要考虑到个体的个别差异。其次,皮亚杰的理论强调了教育在促进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原文来自即兴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