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孔子谈命运:是注定还是选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孔子谈命运:是注定还是选择?

引用
简书
9
来源
1.
https://www.jianshu.com/p/5115f3ba25b4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9%E5%91%BD%E8%AE%BA/1521603
3.
https://www.sohu.com/a/368356011_743942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2038287097713851
5.
https://www.chinakongzi.org/baike/MINGCI/zhexue/201707/t20170731_140202.htm
6.
http://philosophychina.cssn.cn/xzwj/dwxwj/201507/t20150716_2736377.shtml
7.
https://zx.httpcn.com/info/html/2019911/PWPWRNUYXVIL.shtml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219/22/36905198_1068516003.shtml
9.
http://www.zgscph.org/html/2020/zhyj_1007/1375.html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是孔子在《论语·尧曰》中的一句名言,道出了他对命运的独特见解。在孔子看来,命运并非简单的宿命论或自由意志论所能概括,而是一种既需要敬畏又可以认知的力量。

01

孔子的天命观:敬畏与认知的统一

孔子继承了周人的天命观念,但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在《论语·季氏》中,他提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的“畏天命”体现了孔子对天命的敬畏之心。他认为天命是决定人生际遇贵贱祸福的某种异己力量,带有必然性和不可捉摸性。

然而,孔子并不满足于简单的敬畏,他更强调对天命的认知。在《论语·为政》中,他说:“五十而知天命。”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积累,人是可以逐渐理解天命的。这种认知过程体现了人的主观精神因素在认识天命中的作用。

02

孔子的命运观:尽人事而听天命

孔子在面对命运时的态度,可以用“尽人事而听天命”来概括。他认为,虽然命运是无法抗拒的,但人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求理想和目标。

在《论语·宪问》中,有一段著名的对话体现了孔子对命运的态度。当公伯寮向季孙氏毁谤子路时,子服景伯告诉孔子,他有能力将公伯寮处决。孔子却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事业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命运,但即使在命运面前,他也始终保持豁达和坚持。

03

孔子命运观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孔子的命运观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人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压力,常常感到迷茫和无助。孔子“尽人事而听天命”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衡理想与现实的智慧选择。

一方面,它鼓励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全力以赴,不轻言放弃;另一方面,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要学会接受和释怀。这种既积极进取又不失豁达的人生态度,正是孔子命运观的精髓所在。

孔子的命运观不是简单的宿命论,也不是无限制的自由意志论,而是一种既承认命运的必然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哲学思考。这种观点不仅在春秋时期具有重要意义,对现代人也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