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黄埔大沙街:53家私塾见证岭南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黄埔大沙街:53家私塾见证岭南文化传承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497544368_120046696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8%AA%E6%B2%99%E4%B9%A6%E9%A6%99%E8%A1%97/2695151
3.
https://gdio.southcn.com/node_5201f00af5/8881feb5b3.s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11027A0D58M00
5.
http://www.qstheory.cn/zt2024/whzgx/index.htm
6.
https://ycpai.ycwb.com/ycppad/content/2021-10/27/content_40353896.html
7.
https://daohuangpuqu.gz-cmc.com/pages/2024/12/06/e0a9dbdb8fc1401b935f71893afb48e8.html
8.
https://www.usajobs.gov/search/?k=84388
9.
https://hkcd.com/newsTopic_content.php?id=1365087
10.
http://ysln.ycwb.com/content/2021-01/21/content_1426638.htm
11.
https://www.gz.gov.cn/zlgz/whgz/content/post_8172474.html

在广州黄埔区的大沙街上,一条长约260米的横沙书香街,静静地诉说着岭南文化的悠久历史。这里曾是宋代大学者朱熹后人的聚居地,清代文人罗雪谷的读书处,如今仍保存着53家私塾祠堂,被誉为广州的“文化瑰宝”。

01

298棵古树见证历史

走进大沙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298棵挂牌古树,它们傲然挺立,郁郁葱葱,成为邻里街坊夏日纳凉的好去处。这些古树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意,更见证了大沙街数百年来的沧桑变迁。

02

46处文物承载记忆

大沙街共有46处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横沙书香街。这条建于元代、重修于清代的街道,保存了大量古建筑,是大沙街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03

横沙书香街:岭南文化缩影

横沙书香街内保存的85间古老房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壶天罗公祠、月圃居室和功甫家塾等建筑。

  • 壶天罗公祠:民国14年(1925年)曾作为横沙小学校址,中共地下党员罗绮园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
  • 月圃居室:是慈禧太后的琴师罗雪谷的故居,其自画像至今仍悬挂于客厅。
  • 功甫家塾:建于民国初年,是一座庭园式大宅,前门为更楼式建筑,院内有古井、玉兰树等景观。

04

创新保护:让文化传承焕发新生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大沙街创新性地建立了“两代表一委员”生态文明守护者制度。11位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每月至少巡查一次,监督文物和古树的保护工作。同时,街道还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体系,将文物保护纳入社区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力量。

05

文化传承: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大沙街不仅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更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横沙书香街的星堂罗公祠被活化为黄埔区图书馆大沙街分馆,既实现了有效保护,也丰富了历史建筑的内涵。此外,街道还持续举办横沙书香文化节、海外乡亲春禧联谊会等活动,传承发扬崇文重教的优秀传统文化。

大沙街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的保护机制和持续的文化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宝藏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