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学村:百年学府的保护与传承之路
集美学村:百年学府的保护与传承之路
近日,在厦门举办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与融合发展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聚焦如何更好地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其中,集美学村作为典型案例被多次提及。这座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创办的学村,不仅是闽南文化和华侨文化的瑰宝,更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成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典范。
百年学村:文化传承的活化石
集美学村位于厦门集美半岛,占地三千余亩,拥有在校师生十万余人。这里不仅是钟灵毓秀之地,更是凝集众美的观光风景区。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2016年9月,集美学村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彰显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保护与利用:活化历史资源的新实践
近年来,集美学村在保护与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嘉庚乡村振兴学堂的建立,就是集美区活化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该学堂通过修缮提升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农林学校旧址,打造了一个集“智库+培训+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
在数字化时代,集美学村还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保护水平。集美区作为厦门市唯一入选首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的行政区,通过元宇宙党建馆、“集美党群云图”等平台,推进数字化乡村治理,为历史文化保护插上科技翅膀。
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集美学村的保护与利用,不仅停留在建筑层面,更延伸至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集美区深度挖掘休闲农业潜力,培育了多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8家。同时,通过串点连线成环,深化打造慢享乡村游、亲子观光游、人文寻古游、运动拓展游4条乡村旅游线路,串联23个集美乡村特色旅游点,推动灌口镇获评全域生态旅游小镇。
创新机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为确保历史文化保护的可持续性,集美区创新建立了“1+N+1”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推动村集体项目发展。同时,通过国企与村集体合作开发项目,如三李城商业中心(灌口万达),带动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集美学村的保护与传承之路,为厦门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它不仅是一座学村,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讲述着闽南文化与华侨精神的传承故事。在新时代,集美学村正以创新的方式续写新的篇章,为厦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