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风电场建设如何平衡生态保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风电场建设如何平衡生态保护?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257899709259758
2.
https://www.sohu.com/a/326605121_157235
3.
http://www.adearth.ac.cn/article/2019/1001-8166/1001-8166-2019-34-10-1038.shtml
4.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501/content_6996437.htm
5.
https://news.bjx.com.cn/html/20190701/989710.shtml
6.
https://www.geog.com.cn/article/2016/1007-6301/1007-6301-35-8-1017.shtml
7.
https://www.cpnn.com.cn/news/zngc/202403/t20240319_1685686.html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风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风电场建设在带来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影响。如何在发展风电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01

风电场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

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气候影响

研究表明,大规模风电场的运行会影响局部气候。当风力穿过风机叶片时,风的动能被转化为电能,这种能量转换会扰动大气循环模式,进而影响风电场及其周边地区的天气和局地气候。例如,有研究显示风电场可能会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影响降水模式。

生态影响

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风机运转时会产生噪声污染,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殖。此外,风机叶片的旋转还会造成鸟类撞击死亡,尤其是在迁徙季节。视觉污染也是风电场建设带来的问题之一,高大的风机可能会影响自然景观的美观。

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开挖基坑、铺设道路等施工活动会导致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不当的施工方式可能会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02

生态保护措施与实践

为了减轻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

选址阶段:避开生态敏感区

在风电场选址阶段,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避免在生态敏感区域建设。例如,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鸟类迁徙通道等重要生态区域。同时,需要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确保项目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建设阶段: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

在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如设置挡土墙、种植防护林等,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通过植树种草等方式恢复地表植被,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运营阶段:减少干扰与监测

在风电场运营阶段,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例如,设置驱鸟装置,减少鸟类撞击事件;优化风机布局,降低噪声污染。同时,应建立长期的生态监测机制,定期评估风电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创新模式:海上风电的“风电+”模式

海上风电作为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生态保护措施更具创新性。自然资源部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的通知》提出,鼓励采用“风电+”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实现“一海多用”。例如,可以在已确权的海洋油气开发区、深远海养殖区等海域建设海上风电,同时开展网箱养殖、海上光伏、波浪能发电等综合利用项目。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海域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有助于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3

案例分析

大唐赤峰风电场:科技创新引领生态平衡

大唐赤峰风电公司管理的塞罕坝风电场是目前同一投资控制与运营主体、同一区域的世界最大风电场。该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了大规模风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例如,该公司率先在行业内部建成集控中心,全面推广实施“集中监控、少人值守”的风电管理模式。经过7年多的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集控管理体系,并初步实现了大数据分析、故障早期预警、风功率集中预测、区域无线专用网络、无人机智能巡检等先进功能及应用,推动设备管控模式由被动运维向主动运维的重大变革。

自然资源部政策:海上风电的生态用海要求

自然资源部最新发布的政策从强化规划管控、厉行节约集约、加强部门协同、坚持生态用海4个方面,提出12项政策措施,切实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海上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水平。

例如,政策要求严格用海选址要求,海上风电项目用海必须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海岸带专项规划;严格限制在渤海中部等开发强度高、船舶交通流密集的海域规划建设;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敏感和脆弱生态区域布局。同时,还鼓励立体复合利用,支持在已确权的海洋油气开发区、深远海养殖区等已开发利用海域建设海上风电,鼓励采用“风电+”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实现“一海多用”。

04

结语

风电场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优化。通过合理的选址、严格的施工管理、创新的技术应用以及持续的生态监测,可以有效减轻风电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清洁能源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风电场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将实现更完美的平衡,为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