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晚亮点点评:高科技与高水平共绽,传统佳节魅力尽显
2025 年春晚亮点点评:高科技与高水平共绽,传统佳节魅力尽显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在除夕之夜如期而至,为全球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这届春晚不仅充满了浓厚的传统年味,更通过高科技的运用和高水平的节目编排,赢得了广大国民的称赞,展现出传统佳节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
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视听体验
2025年春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大量前沿科技的应用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广泛使用,为节目增添了如梦如幻的效果。在魔术《魔幻灵蛇》中,刘谦与柳岩的精彩互动表演通过全息投影技术,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营造出“蛇影穿屏” 的奇幻场景,让观众们惊叹不已。
多维度镜头语言的运用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分会场与主舞台的实时切换,通过无人机航拍展现重庆洪崖洞与拉萨布达拉宫的夜景,强化了 “天涯共此时”的团圆意象。在展现各地风土人情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美好。
此外,创意舞蹈《秧 BOT》中,人形机器人身着花坎肩与真人共跳秧歌,传统民俗与现代科技的 “0 帧转手绢”动作,既保留了秧歌的韵味,又充满了未来感。这一节目不仅展示了中国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成果,也让传统民俗文化在科技的加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节目多元,汇聚高水平艺术呈现
今年春晚的节目类型丰富多样,涵盖歌舞、小品、相声、杂技、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一个节目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语言类节目紧扣社会热点,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引发观众共鸣。沈腾和马丽的小品《金龟婿》角色关系大反转,马丽成了沈腾的准丈母娘,在捧腹大笑中,也让观众对家庭、婚姻有所思考,融入网络热梗,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烟火气。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我们一起说相声》,互动环节虽有小插曲,但他们凭借扎实的功底和默契的配合,还是为观众带来了许多欢乐。
歌舞类节目精彩纷呈,既有经典老歌的全新演绎,也有充满活力的流行金曲。王菲阔别 7年重返春晚,一曲《世界赠予我的》,空灵嗓音宛如天籁,让听众沉浸在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中。陈奕迅时隔 11年回归,携手体育健儿唱响《孤勇者》,激昂旋律点燃全场,诠释拼搏精神。凤凰传奇首登春晚舞台,带来经典的《最炫民族风》,熟悉的节奏让人忍不住跟着哼唱。这些节目不仅展现了歌手们的高超唱功,也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音乐喜好。
杂技、魔术等节目同样令人目不暇接。杂技表演《凌云志》中,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高难度的动作,展现出人类的力量与勇气。魔术《魔幻灵蛇》凭借精彩的互动和神奇的效果,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奇妙的视觉之旅。
文化融合,展现地域特色与传统魅力
本届春晚首次设立重庆、武汉、拉萨、无锡四大分会场,将地方文化符号与民族风情融入节目设计,形成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年夜饭”。重庆分会场以热辣的火锅文化和 8D魔幻城市风貌为特色,展现出山城的热情与活力;武汉分会场融合历史、码头和长江文化,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西藏拉萨分会场呈现非遗文化和壮美风光,让观众领略到雪域高原的独特魅力;江苏无锡分会场尽显江南水乡温婉,展现出江南文化的细腻与柔美。分会场与主会场相互呼应,全方位展示了中华大地的多元文化。
非遗元素也贯穿于整台晚会之中。开场秀中,李子柒身着融合 13项非遗技艺的服饰惊艳登场;舞蹈借鉴唐三彩、唐俑造型;戏曲节目里,服饰、妆容等处处彰显非遗魅力,舞台道具也融入非遗元素,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经典CP重聚也掀起回忆杀,赵雅芝和叶童在小品《借伞》中重现 “断桥借伞”,合唱《青城山下白素贞》,瞬间勾起童年回忆,引发全民热议。
2025年春晚以高科技为手段,以高水平节目为载体,将传统佳节的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为全国人民带来了一场欢乐的视听盛宴,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新活力,赢得国民称赞实至名归。相信未来的春晚将继续创新,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