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无人机电力巡检:电力保障的“空中神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无人机电力巡检:电力保障的“空中神兵”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clae.cc/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1150

在电力巡检领域,无人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传统的工作模式。从人工巡检到无人机巡检,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提升了安全性。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成效。

传统巡检的困境

在现代社会,电力就如同流淌在社会机体中的血液,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基础。大到工厂机器的轰鸣、医院精密仪器的运转,小到家庭中一盏灯的亮起、手机的充电,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一旦电力供应出现问题,整个社会都可能陷入混乱,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严重阻碍。因此,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成为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而电力巡检工作,就是守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

过去,电力巡检主要依赖人工完成。巡检人员需要徒步穿梭在漫长的输电线路旁,或是攀爬高耸的杆塔,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在地势较为平坦、线路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人工巡检还能勉强应对。可一旦遇到复杂的地形,传统巡检方式的弊端就暴露无遗。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很多输电线路需要跨越崇山峻岭、河流峡谷。在这些地区,巡检人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才能到达目的地,有时甚至因为地形过于险峻而无法靠近线路,导致部分区域成为巡检的盲区。

人工巡检的效率也相对低下。一条输电线路可能长达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巡检人员要完成一次全面巡检,需要花费数天时间。而且在巡检过程中,他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眼睛紧盯着线路和设备,稍有疏忽就可能错过一些细微的故障隐患。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输电线路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人工巡检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有限的人力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巡检需求。

无人机电力巡检,闪亮登场

就在传统电力巡检方式陷入困境之时,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犹如一颗闪耀的新星,照亮了电力巡检领域的新方向。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电力巡检的工作模式,为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无人机电力巡检,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无人机作为载体,搭载各种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电力线路和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这些无人机就像是一个个灵活的空中卫士,能够轻松抵达人工难以到达的地方,对电力设施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

无人机搭载的设备中,高清摄像头是最基础的装备之一。它就像无人机的“眼睛”,能够拍摄出高清晰度的照片和视频,将电力线路和设备的外观状况清晰地呈现出来。巡检人员通过这些图像,就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线路是否有破损、设备部件是否有松动脱落等问题。

在巡检过程中,无人机通过预设的航线或者远程操控,沿着电力线路飞行,实时采集各种数据。同时,无人机还配备了先进的通信技术,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回地面控制中心。在地面控制中心,专业的技术人员利用专门的软件对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他们通过对比历史数据、设定的标准参数等,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电力设备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和位置。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将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优势尽显,一骑绝尘

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之所以能够迅速在电力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相比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具有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上,更体现在保障人员安全、实现全面检测以及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等多个方面。

高效快捷,争分夺秒

无人机电力巡检的高效快捷,是其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在传统的人工巡检中,巡检人员需要依靠双脚或交通工具,沿着电力线路一步步地进行检查。这不仅速度缓慢,而且在遇到复杂地形时,如山区、丛林、河流等,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到达目的地。而无人机则不受这些地形和环境的限制,它可以像一只敏捷的鸟儿一样,快速地飞越各种障碍,直接抵达需要巡检的区域。

以山区的输电线路巡检为例,人工巡检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段线路的检查,而无人机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同样的任务。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通常可以达到每小时几十公里甚至更高,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飞行多个航次,大大缩短了巡检的时间周期。这样一来,电力企业就能够更加频繁地对电力线路进行巡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电力设施的维护和抢修争取宝贵的时间。

火眼金睛,精准探测

无人机搭载的各种先进检测设备,赋予了它“火眼金睛”般的精准探测能力。高清摄像头能够拍摄出分辨率极高的照片和视频,其清晰度可以达到能够识别电力线路上细微的划痕、磨损以及设备部件的微小变形等。即使是非常隐蔽的缺陷,也很难逃过高清摄像头的“眼睛”。

红外热成像仪则是从另一个维度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当电力设备内部出现故障时,往往会伴随着温度的异常升高。红外热成像仪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设备表面温度的微小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直观的热图像。通过分析这些热图像,技术人员可以准确地判断出设备是否存在过热、局部放电等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具体位置。

例如,在检测电缆接头时,红外热成像仪可以轻松地发现接头处的温度异常升高,从而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故障,避免因电缆接头过热而引发的停电事故。

安全护航,降低风险

在传统的电力巡检工作中,巡检人员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他们需要攀爬高耸的杆塔,在狭窄的线路上行走,同时还要时刻注意避免触电、高空坠落等危险。这些工作环境和操作方式,使得巡检人员的人身安全时刻受到威胁。

无人机电力巡检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无人机可以代替巡检人员完成那些危险的工作,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安全的地面控制中心,通过遥控器或预设的航线程序,就能远程操控无人机进行巡检。这样一来,巡检人员就无需再进入那些危险的区域,大大降低了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概率。

即使在遇到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雷电等情况下,无人机也可以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巡检,而人工巡检则往往需要暂停,以确保人员安全。

实际案例,成果显著

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开始采用无人机进行电力巡检,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国网甘肃天水供电公司在无人机电力巡检方面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4年7月15日,天水运维班值班员潘鹏飞轻点鼠标,楼顶上的一架无人机从机巢内缓缓升起,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路径,对330千伏天水变电站展开自主巡视,并将巡检画面实时回传至后台监控电脑。这是继330千伏秦安变之后,天水电网内第二座330千伏变电站实现无人机智能巡检。

据天水运维班班长黄小强介绍,以前巡检一座变电站至少需要两个人一台车,用时长,效率低,设备上方巡检受局限。现在只需对无人机远程后台遥控,通过激光点云建模、定位,精确检测变电站设备部件,完成刀闸、断路器、互感器等重要部件的巡检拍摄,上传到后台,自动生成红外分析报告,精准无误。通过无人机巡检,能多角度发现设备发热、锈蚀等缺陷,缺陷隐患发现率比人工巡检提高2至3倍,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作业强度,提高了巡检效率。

在宁夏,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成功实施了宁夏首次无人机“蛙跳式”巡检。这次巡检是对±1100千伏吉泉线3361号至3390号塔约15公里线路进行的不间断检查。无人机“蛙跳式”巡检,即通过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的蛙跳机场和光伏发电供能系统,让无人机作业过程中可根据任务要求,选择在输台铁塔上的就近“机场”停靠、补给,减少返回原始起飞点的过程,以此支撑无人机在长距离大范围场景接续飞行作业,实现无人机不间断巡检。这一模式的应用,打破了无人机机场的“边界”,巡检覆盖半径可提升4倍,实现了“一机多场多网格共享”,显著提升了无人机巡检效率。

这些实际案例充分证明,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巡检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够更准确地发现电力设备的安全隐患,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未来展望,前景无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也在持续发展和完善,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无限的潜力。

在技术层面,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搭载设备的精度和功能都将不断提升。未来,我们有望看到续航时间更长的无人机,它们能够在一次充电后完成更长距离的电力线路巡检任务,进一步提高巡检效率。同时,无人机的抗干扰能力也将得到增强,使其能够在更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稳定运行,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搭载的检测设备也将朝着更高精度、更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例如,能够检测出更微小的设备缺陷,甚至可以对设备的寿命进行预测,为电力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在应用场景方面,无人机电力巡检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展。除了现有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巡检,无人机还有望在电力工程建设、电力设施抢修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电力工程建设阶段,无人机可以用于地形勘察、线路规划等工作,帮助工程师更快速、准确地获取现场信息,优化工程设计。在电力设施抢修时,无人机能够第一时间抵达事故现场,快速评估故障情况,为抢修人员提供详细的现场资料,指导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如太阳能电站、风力发电场等,无人机在这些分布式能源设施的巡检和维护中也将大显身手。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将成为电力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

文章来源:邯郸市无人机行业协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