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信小白到铁路数据大神:95后高博的五年蜕变之路
从通信小白到铁路数据大神:95后高博的五年蜕变之路
95后高博,入职仅5年,就从一名通信“小白”成长为铁路大数据分析专家。他每天要处理800万至1000万条语音和业务类数据,通过监测终端查找偏差,分析潜在网络隐患,制定优化措施,确保重载铁路跑得稳、高速列车跑得快。
大型项目的历练
在郑太高铁通信网络组建项目中,高博得到了快速成长。郑太高铁纵贯太行山脉,沿线地形复杂,弯道隧道较多。为了保障高铁列车通信质量良好,准确接收行车调度指令,高博和同事们付出了巨大努力。
白天,高博通过网络接口监测实时盯控车机联控数据,不间断监测网络信号电平质量;晚上,他背起10多公斤重的频谱干扰测试仪、定向天线、测试手机等仪器仪表,抓住天窗点,在铁路沿线逐段排查、解决影响无线网络环境的干扰源。
技能竞赛的突破
勤学苦练之下,高博的技能日益精湛。在太原局集团技能竞赛中,他夺得GSM-R无线通信网络维护个人全能第一名。这一成绩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团队管理的挑战
如今,高博已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通信段技术支持中心数据分析工区工长。他所在的工区担负着太原局管内大秦重载线路、大西高铁、张大高铁等客运、货运重点线路的GSM-R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及数据分析工作。
面对庞杂的数据分析任务,高博展现出了出色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他对大秦重载列车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核心网络设备在特殊情况下会大量吞没数据,造成通信异常。通过对异常数据的逐帧分析判断,他准确定位问题原因,新增数据校验功能,消除了因偶发数据位误码导致大量机车车地联系丢失的安全隐患。
春运期间的坚守
今年,高博迎来了担任工长后的第二个春运。为了保障春运期间大秦重载电煤保供和高铁旅客列车运行安全,他提前1个月,利用12个天窗点对重点区段进行全方位的无线信号数据收集,通过调整频点参数、天线方位角,定位处理3处网络隐患,为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一名通信小白到铁路数据大神,高博用5年时间完成了令人瞩目的蜕变。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努力和成长,更折射出铁路通信工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和挑战。在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的背后,是无数像高博这样的通信工在默默奉献,用数据编织起一张覆盖全国的铁路通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