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教你如何调节情绪守护心灵健康
国家卫健委教你如何调节情绪守护心灵健康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上透露,国家卫健委将在医政司新设置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处,进一步推动医疗机构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并计划于近期开通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这些举措旨在为公众提供更加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助力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有效调节情绪,守护自己的心灵健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们的建议。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主任黄薛冰介绍了两个判断标准:
- 时间标准:如果焦虑情绪持续一个月以上,就需要考虑是否为病态情绪。
- 严重程度:如果焦虑抑郁状态让人感觉痛苦,并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帮助。
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
规律运动:运动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帮助改善心情。可以选择跑步、打球、瑜伽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深呼吸放松:在安静的地方闭眼做深呼吸,每次数到五再慢慢呼出,能有效缓解紧张和烦躁。
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和心理的恢复。
营养均衡饮食:注意三餐定时进餐,荤素搭配,合理安排业余活动。
主动社交:与朋友交流,分享趣事或学习计划,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
学会接纳情绪:所有的情绪没有对错之分,体验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分控制。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列清单,完成一项就给予自己鼓励。
培养兴趣爱好:画画、手工、烹饪等都能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忘却烦恼。
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
学生群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建议,面对开学焦虑,要学会接纳情绪,提前调整作息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主动与同学交流。
职场人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建议,长假后要调整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注意饮食均衡,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学会看到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儿童青少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郑毅提醒,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尊重其发展节奏,鼓励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创造良好家庭氛围。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人幸福,也影响着社会和谐。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当遇到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国家卫健委的最新举措为我们提供了更多获取心理健康服务的途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共同守护心灵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