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监一个月可以探几次,一次几个人?严格要求的同时,不失人性化
探监一个月可以探几次,一次几个人?严格要求的同时,不失人性化
对于被收押人员而言,享有被探视的权利,这在很大程度上能解相思之苦,亲属在探监过程中对其也有心理疏导的作用,能帮助被收押人员更好、更快的完成改造。不过,监狱或者看守所毕竟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地方,探监可不像探亲那么随意,探视地点、探视人员范围、探视时长、探视时最多几人在场等都是有严格要求的。
首先,在刑事诉讼阶段,法院未决的情况下,除了律师,包括亲属在内的任何人是不能探视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的,只有裁决后,被收押监狱或者看守所后,相关人员才可以探视。《监狱法》第48条规定,
“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这一条既规定了罪犯的被探视权,也对探视人员的范围作了详细规定,即只能是亲属或监护人,这里的亲属指的是罪犯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罪犯的朋友、同事等,一般来说是不允许探视的。当然,现在很多监狱在探视人员的范围上要求比较宽泛,有时候罪犯的朋友也可以随罪犯亲属或监护人一同探视。
在2016年司法部发布的《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第二章第五条中规定,收监之后的5个工作日内,监狱应当通知罪犯亲属、监护人会见,通知中应当包括会见人范围、会见时间、会见流程办理、会见所需资料等细则。但凡是探视,亲属或监护人都应当先提出会见申请,经狱方同意后,办理“会见卡”,入场会见前,监狱方面会对会见人进行安全检查,对所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首次会见的还需要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能证明会见人与罪犯关系的有效证件,监狱方会对会见人与罪犯的关系进行登记,等下一次会见的时候,无需再提供户口本,持身份证就可以会见了。对于没有身份证的未成年人,可以持户口本会见。
至于多久可以探视一次,也有相关规定,比如《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第二章第八条中规定,
“会见一般每月一次”,而且需要在正常的探视时间内进行探视,周末、节假日一般不是正常的探视时间,如果在非探视时间里探视,应当经监狱长批准。单次会见时间上,“通信规定”中要求
“一般不超过三十分钟”,当然,对于未成年犯的会见次数和会见时间,可以予以适当放宽。会见时间在罪犯家庭出现变故等原因的时候,根据需要可以延长会见时间,这也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对罪犯积极改造是有一定帮助的。
会见的同时,会见人可以给罪犯带一些日常物品,比如书籍、报刊、换季衣物等,但必须要征得狱的同意后,罪犯才能接收。一旦有“传递违禁物品”的现象发生时,按照“会见通信规定”的要求,应当中止本次会见,如果情节更为严重,可能会被要求暂定1-3个月的探视。这也就要求会见的人在会见时要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不要出现传递违禁物品、使用暗语、扰乱秩序的行为。当然,探视时需要看守同时在场,也会全程录像录音,这也大大降低了违规情形出现的可能。
一次会见最高可以允许几个人?按照《罪犯会见通信规定》的要求,
一般不能多于3个人。对于多位亲属或监护人申请会见的,可以分批次进行。综上来说,每月的会见次数、同时会见的人数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过,对于接受了委托的律师,出于办案的需要,一般是不受以上次数限制的,只要监狱方批准会见即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会见是建立在双向同意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罪犯提出会见申请,而家属不愿意会见,那么无法成行,同样的道理,家属提出会见申请的,只有罪犯同意时才能会见成行。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会见之外,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也有远程视频会见的形式,这对于一些腿脚不便的亲属或监护人来说,是一种便利。此外,除了会见家属、监护人的权利之外,罪犯同时享有
通电话、通信的权利,但是必须遵照相关制度,比如针对罪犯邮递的信件,经监狱方检查后才能邮递,但如果是写给监狱上级机关或其他司法机关的信件,监狱方则不能拆开检查。同样的道理,对于外面邮递给罪犯的信件,监狱方检查并登记,检查无误后再转交给罪犯。而对于信件中有夹杂违禁物品的,或者信件的内容不利于罪犯改造的,监狱方面是可以予以暂扣的。
综上所述,法律法规层面对于探视频次、单次探视时长的规定是一个月一次、单次一般不超过30分钟,允许最多3个人同时会见。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罪犯家庭出现变故的时候,经允许,是可以延长单次探视时间的,具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监狱方的规定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