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中国糖尿病运动指南》发布:运动与降糖药如何科学搭配?
最新版《中国糖尿病运动指南》发布:运动与降糖药如何科学搭配?
近日,由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共同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正式发布。作为国内首部全面系统、符合中国国情的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该指南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运动指导方案。
运动与降糖药物的相互作用
新版指南特别强调了运动与不同类型降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参考信息。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用药,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等方式降糖。指南指出,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进行较大强度运动时,需警惕乳酸酸中毒风险,特别是对于高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增敏剂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提高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运动时需考虑其协同作用,及时调整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的剂量。
胰岛素促泌剂
使用胰岛素促泌剂的患者在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运动前血糖低于5.6mmol/L时应补充适量碳水化合物,避免在药物作用峰值时间运动,同时需警惕运动后迟发性低血糖。
SGLT-2抑制剂
SGLT-2抑制剂可增加尿糖排泄,但运动时会增加酮症酸中毒风险。指南建议,进行大运动量活动前至少停用24小时,同时注意运动期间的水分补充。
GLP-1受体激动剂
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和运动,以减少肌肉组织丢失。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至较大强度运动,配合药物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身体成分和血糖控制。
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进行30分钟以上运动时需按需补充碳水化合物。提高运动量时,应根据血糖水平及运动量大小,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
运动治疗的基本原则
指南推荐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同时,建议结合抗阻训练,以增强肌肉代谢和葡萄糖利用。运动时机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为宜,可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营养管理要点
除了运动,营养管理也是糖尿病控制的重要环节。指南建议采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适量的膳食模式,控制总能量摄入,维持健康体重。具体建议包括:
- 主食粗细搭配,限制高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
-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 每天食用不少于500克新鲜蔬菜
- 限制精制糖摄入,不喝含糖饮料
- 控制脂肪总量,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
综合管理建议
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运动、饮食、药物三者协同。新版指南的发布,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的运动指导。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确保安全有效。
通过合理运动和科学管理,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运动治疗,积极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