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三十而立展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开平市:三十而立展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2024年是开平市设市30周年。30年来,开平市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
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开平市的经济总量持续攀升,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6.07亿元,较1993年增长11倍。财政收入更是从1993年的2.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2.25亿元,增幅高达14倍。全市“四上企业”数量达到736家,市场各类主体达到5.98万户,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在产业发展方面,开平市形成了水暖卫浴、纺织服装、食品等三大传统产业优势。其中,水暖卫浴产业尤为突出,开平市国际卫浴创新基地规划面积超过800公顷,以智能制造和生产加工为核心,配套电镀产业全新生态链,打造水暖卫浴优势产品的全产业链体系。同时,开平市还培育出12家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展现出强劲的产业实力。
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未来
开平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全力支持国家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建设。该实验室计划于2025年运行取数,有望在全球率先测得关键数据、产出世界性成果。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开平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为推动产业升级,开平市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例如,对新投资的重大项目,新增固定投资达到相应标准的,企业高管、骨干人员按薪资比例进行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此外,开平市还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拥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吴汉良理工学校,为企业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供应。
改革开放:融入大湾区发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平市积极融入大湾区路网建设,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目前,开平市拥有以“五高一铁”为骨架、国省干线为脉络的陆路交通网络,同时拥有国家客运一类口岸、货运二类口岸资质的三埠港码头。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的相继建成通车,开平市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大湾区主要城市群“1小时生活圈”。
开平市还注重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例如,翠山湖高新区提供了住宅小区、员工村、体育公园、商业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让企业员工的衣食住行需求得到全方位的满足。同时,开平市还提供较低的工业用地成本、用水成本、用气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企业还可享受粤东西两翼电价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
民生改善:提升群众幸福感
开平市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2024年全面完成25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超过80%。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平市持续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在公共服务方面,开平市拥有25家卫生医疗机构,为企业投资者和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此外,开平市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沙镇天露山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公园,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文化建设:传承与创新并重
开平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2024年,赤坎华侨古镇被认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带动全市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60亿元。此外,开平市还注重文化创新,例如,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成为新的文化地标,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未来展望: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开平市设定5.5%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这不仅体现了开平市对自身经济潜力的信心,更展现了开平市在广东现代化建设版图中的责任担当。开平市将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