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轨道科技创新产业园:科技赋能轨道交通新未来
南宁轨道科技创新产业园:科技赋能轨道交通新未来
2023年3月22日,全国首个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轨道交通创新型产业园——南宁轨道科技创新产业园正式揭牌开园,填补了广西乃至全国没有轨道交通行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基地的空白。
创新引领,打造轨道交通产业新高地
南宁轨道科技创新产业园采取“一园两区”模式运营开发,项目总面积18.8万平米,可容纳入驻企业不少于40家。近期5年入驻企业将不少于20家,可实现年度总产值约25亿元。企业全部入驻后可实现年度总产值约60亿元,产生税金4亿元,直接就业5000人以上。
“1+1+1+1+N”创新体系,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产业园构建了独特的“1+1+1+1+N”科技创新体系,集成资本、产业、技术、人才、场景五大要素,聚焦“轨道+”产业链关键领域和高价值环节。通过场景、平台、投资、产业联盟集聚创新资源和龙头企业,构建集科创孵化、技术转化、配套产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
科创企业集聚,形成新质生产力
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19家科技型企业入驻,注册资本达3.56亿元。入驻企业在全国近20个城市累计中标智慧出行、智慧车站、智能运维等相关项目90余个,中标合同金额超10亿元,累计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50多项。
其中,广西交控智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运行系统已在南宁地铁5号线应用,实现列车从库内唤醒、出库、正线运营到自动折返等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该公司已获93项发明专利,产品拓展运用至北京、深圳等城市70余条线路。
广西桂云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山海”大模型,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与现有系统平台融合,轨道交通实现更高效、安全、可靠和舒适的运营,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感和满意度。该公司研发的科技成果目前成功在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江苏、重庆等省市的公路、地铁场景落地,获得乘客一致好评。
面向东盟,打造国际化轨道交通产业新名片
南宁轨道科技创新产业园致力于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交往中心、先进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服务贸易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国际消费中心。通过引进研发设计、人工智能、云计算、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服务、勘察设计、人力资源领域具有竞争力的专业服务型企业为跨境产业链关键环节研发提供服务,实现培育产业、沉淀优质技术、培养专业人才的发展目标。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钟晖表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依托产业园创新生态建设,充分整合轨道交通产业、技术、人才、应用场景等资源要素,强化技术积累、人才培育,全力打造轨道科创产业新平台。相信一个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生态,将给南宁轨道产业带来更多与未来的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