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科技引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科技引擎

引用
人民网
11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11/12/nw.D110000renmrb_20241112_7-01.htm
2.
https://www.sohu.com/a/691235667_484992
3.
https://www.sysu.edu.cn/news/info/1881/1070981.htm
4.
https://sce.sysu.edu.cn/article/4232
5.
http://www.honvic.net/cases_show.asp?gid=123
6.
https://www.sysu.edu.cn/news/info/1881/1309921.htm
7.
https://www.sysu.edu.cn/info/2011/34262.htm
8.
https://cse.sysu.edu.cn/teach/system
9.
https://www.sysu.edu.cn/news/info/2341/1074411.htm
10.
https://xiaobao.sysu.edu.cn/index.aspx?conid=1330
11.
https://www.sysu.edu.cn/news/info/1881/1236141.htm
01

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科技引擎

“作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双一流’大学,中山大学要把自身发展与党中央的重大部署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之大者’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人才高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如是说。

02

科技创新: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山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度,中大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18项,其中一等奖5项,位居各申报单位之首。2022年度更是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21项,涵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中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和战略布局。学校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基础研究和产学研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例如,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团队在EB病毒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物理与天文学院罗俊院士团队在空间惯性基准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03

人才培养:为大湾区输送高素质人才

中山大学坚持“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在校生近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4万余人,本科生2.8万余人。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中大不断创新突破。计算机学院构建的“三思四能”高性能计算卓越人才培养体系,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该体系强调德才兼备,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种思维(计算思维、数据思维、系统思维)和四种能力(算法设计与优化能力、并行编程能力、应用建模能力、领域知识融合能力),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性能计算领域的专业人才。

04

服务地方经济:校企合作助力产业升级

中山大学积极与广东企业开展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例如,中大与阳江核电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助力企业技术创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中山大学正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双翼,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人才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