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物联网助力羊肚菌丰收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物联网助力羊肚菌丰收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的羊肚菌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亩产量突破2000斤,总产量预计可达8万斤。这一喜人成果的背后,是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创新应用,不仅优化了羊肚菌的种植效率与品质,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动力。
物联网赋能,实现精准管理
在李桥镇后桥村农业产业园,一排排现代化的菌种培育车间映入眼帘。这里配备了立体培养网架、温控系统、超声波加湿设备、冷光源照明、新风换气装置,以及物联网数字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这些高科技设备,技术人员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环境参数,为羊肚菌创造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我们通过一系列技术探索,构建了‘种质优、菌种壮、土壤净、肥力足、气温润’的羊肚菌日光温室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魏金康介绍道。这套技术体系不仅在北京顺义区得到应用,还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开来。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提早出菇技术的探索,李桥镇的羊肚菌实现了春节前期上市,成功抢占市场先机。这种数字化管理模式使传统种植业焕发新生,亩产值达到5.4万元。
产业链延伸,带动乡村振兴
羊肚菌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后桥村已成为区域规模最大的单一羊肚菌种植基地,成为顺义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龙头。2023年,顺义区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推广了15个菇种,日产各类鲜菇5000公斤。
为了实现优质优价,在李桥镇党委、政府的协调下,后桥村已经与盒马生鲜、京东、新发地批发市场搭建了供需桥梁,实现了农超对接。同时,探索了“羊肚菌+蔬菜”的轮作种植模式,提高大棚的单产效益和产业整体水平。截至目前,全镇日光温室、大棚已达到3300亩,形成了以羊肚菌、西甜瓜、特色蔬菜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产业集群。
品牌建设与农旅融合
李桥镇通过举办羊肚菌采摘节等活动,打造农业主题旅游景区,开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活动,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同时,注重品牌建设,挖掘羊肚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用菌品牌。
下一步,李桥镇政府将积极协调向上争取相关的扶持政策,从项目申报、技术指导、市场销售等各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并将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整合后桥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蘑菇立体化工场、蔬菜产业集群冷藏保鲜库、顺沿特种蔬菜种植提升等项目,提升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二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挖掘羊肚菌为代表的食用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用菌品牌。通过统一包装、广泛宣传,提升李桥特色蔬菜、西甜瓜、食用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打造农业主题旅游景区,开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小小羊肚菌,撑起乡村振兴富民伞,推动顺义区食用菌产业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