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机修安全操作指南
汽车后市场:机修安全操作指南
2022年4月2日,攀枝花市西区一家汽车修理厂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修理工徐远波在独自修理一辆马自达轿车时,被车头压住上半身,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这起事故暴露出汽车维修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也再次敲响了安全操作的警钟。
汽车维修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安全风险。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机修安全操作要点
专业培训:所有机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专业资格后才能上岗工作。
劳保用品: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服,袖口要扣好,长发要压在帽子里,防止被机器卷入。
工具检查:使用前要检查工具是否完好,施工时工具要摆放整齐,不得随地乱放。
车辆固定:车辆进入工房后,要熄火停稳,垫好掩木,支好千斤顶和保险凳。
禁止违规操作:严禁在发动机运转时进入车下检查或拆装作业。
危险品处理:拆装搬移蓄电池时要防止电液溅出,轮胎充气时禁止人员靠近轮胎压圈。
消防设施:车间内应配备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保持完好有效。
废油处理:废油应倒入指定废油桶收集,不得随地倒流或倒入排水沟。
场地清洁:保持修理场地整洁,油料溢漏要及时清理。
用电安全:使用工作灯时必须是36V的安全电压,下班时要切断电源。
电工安全操作要点
工具检查:安装检修时要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用铁锤等物敲打电气设备。
蓄电池检修:检修蓄电池时要戴防护镜和耐酸手套,现场不得存放易燃物品。
工具管理:工作结束时要清点工具,防止遗留在发动机内。
汽油使用:用汽油清洗零件时严禁动用明火。
钳工安全操作要点
工具检查:使用手锤前要检查锤头有无裂缝及飞边,锤把有无松动。
防护用品:铲、铆工作时要戴防护眼镜,注意周围人员安全。
电动工具:使用前要检查有无损坏及漏电现象。
设备操作:使用砂轮、钻床、起重设备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电源管理:拆卸设备前必须切断电源,不得带电操作。
其他工种安全要点
钣金工:使用锤子时要检查有无卷边、伤痕,敲击板料时要防止砸伤。
烤漆工:进入烤漆房作业时要备齐所需油漆、天那水及所需器具。
内修工:清洗配件时不得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品,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劳保用品使用
汽车维修中常用的劳保用品包括:
防护手套:防止手部被划伤或接触有害物质。
安全帽:保护头部免受撞击。
防护服:防止油污和有害物质沾染身体。
防护鞋:选择硬头劳保皮鞋,防止重物砸伤脚趾。
防护眼镜:防止飞溅的金属屑或化学物质伤害眼睛。
防毒面具:在处理有害气体或粉尘时使用。
事故案例分析
攀枝花市西区乐涂汽车修理厂“4.2”事故中,修理工徐远波在修理车辆时被车头压住导致死亡。事故原因包括:
违规操作: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尼龙绳吊起车头,且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管理不到位:修理厂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设备维护不当:涉事单梁起重机资料遗失,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这起事故再次提醒我们,汽车维修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
汽车维修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安全。只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加强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