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看看足弓塌了没?全身姿态都可能受到影响……
人到中年,看看足弓塌了没?全身姿态都可能受到影响……
拥有一双笔直的大长腿,应该是很多人的梦想。但你知道吗?腿不直可能不仅仅是腿的问题,还可能与你的脚有关。快找一张A4纸踩一下,看看你的脚印是否符合以下形状: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果不是这种脚印,那就要考虑一个问题:你的脚是不是足弓塌陷了?当你发现自己站起来时脚掌可以完全着地,没有缝隙,那就说明你的足弓可能已经塌陷,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扁平足。
除了在纸上踩个脚印,还可以用手指进行检测:双脚着地时,将手指从脚内侧塞入,能刚好塞到脚掌中间是正常的,塞不进则可能存在足弓塌陷的问题。
足弓对人体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维持身体姿态的“稳定器”。一方面,足弓的三角结构能给脚提供有力支撑,走路时起到推进和缓冲作用;另一方面,足弓还能帮助身体维持平衡和姿态。
图片来源:摄图网
婴儿时期的扁平足通常是正常的,足弓的发育要在6-7岁完成,而有的人直到成年后足弓也不会形成。从健康角度来说,这种先天无足弓的情况身体往往会自动适应,一般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但也不能完全忽视。
而年龄增长带来的退行性改变、日常生活使用不良体态、运动方式错误等后天因素也会导致足弓塌陷。这种情况下就要特别注意了,它对你的身体影响可能超乎想象!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腿型的改变。当足弓塌陷时,可能引起小腿胫骨和大腿股骨向内旋、髌骨向内移,视觉上看着就是小腿外翻、大腿向内收,变成了X型腿。(也可能出现身体代偿导致看起来像O型腿的情况)
图片来源:摄图网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如果足弓塌陷的时间长、程度深,带来的就不止是腿上的问题,还可能进一步影响体态和步态。
体态
某一只脚足弓塌陷,两腿高度或腿型不一致,会导致出现长短腿、膝外翻、骨盆倾斜、高低肩、脊柱侧弯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视觉上的感受非常直观,一眼看上去就能感觉到身体体态不正,弯腰驼背的。
步态
由于足弓塌陷会导致下肢支撑力的传递出现异常,所以步态也会受到影响,很多人走路姿势不太好看,可能就跟这有关系。主要表现为走路两脚发力不一致,出现垫脚尖、脚拍地等情况,走路有种磕磕绊绊的感觉,也容易出现足部疲劳。
总之,足弓塌陷可能让整个人变成“歪”的,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关节、肌肉、韧带等产生慢性损伤,时间一长容易出现足部疼痛、膝痛、腰背痛等情况。
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有足弓塌陷,一定要及时进行矫正。要想完全解决足弓塌陷的问题,靠自己还是有点难,最好先找个医生看一下。不过,一定程度的自我矫正还是可以做到的,推荐试试脚趾捡物训练。
将毛巾之类的物体放在地面上,单脚脚跟着地,用脚趾反复抓取毛巾,当脚掌肌肉开始发酸时换另一只脚。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平时坐着没事都可以尝试类似的动作,没有毛巾也没关系,抓住那种“脚趾扣地”的感觉就行。除了对脚进行锻炼以外,身体整体的锻炼也不能少,比如腹部核心锻炼、腿部力量锻炼等等,以此加强身体的力量支撑。
足部锻炼的动作都不算难,难的是长期坚持,欢迎来评论区立flag!
声明:本文系医学相关教育科普文章,不涉及具体治疗方法或医疗行为,不得替代医院就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