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潜龙二号"载誉归来 中国水下机器人实现重大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潜龙二号"载誉归来 中国水下机器人实现重大突破

引用
千龙网
1.
https://china.qianlong.com/2016/0515/606306.shtml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刘健宣布,代表中国水下机器人最高水平的"潜龙二号"圆满完成印度洋科考任务,实现重大突破。

"潜龙二号"全称为"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套4500米级水下机器人系统平台,实现热液异常探测、微地形地貌测量、海底照相和磁力探测等技术,用于多金属硫化物等深海矿产资源勘探。

据"潜龙二号"总设计师刘健介绍,在历时三个多月的印度洋海底探险中,"潜龙二号"表现出色,单次下潜最大探测时间超过32小时,最大航行深度超过3200米。4个连续长航程的成功探测创下了中国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之最,填补了中国深海硫化物热液区自主探测技术装备的空白,顺利通过各项验收。

从外观来看,"潜龙二号"长3.5米,重1.5吨,通体鲜黄色,头尾各有两个红色"鱼鳍"型推进器,外形酷似一条黄胖鱼。

中国水下机器人研发起步于1986年,首台产品为"海人一号"。进入21世纪后,中国水下机器人发展迅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7000米级海试中打破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随后,无人系列的"潜龙一号"和"潜龙二号"相继问世,未来目标直指马里亚纳海沟。

通过几代水下机器人的探测,中国已在太平洋申请了1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矿区,在西南印度洋申请了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为深海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系统内的金属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等单位也举办了公众科学日活动,展示了各自的科技创新成果,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