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慧育”:食育课程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知食慧育”:食育课程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在2024人民健康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加强饮食教育是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家庭、幼儿园、学校应成为落实食育理念的抓手,教师和家长需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饮食生活习惯和餐桌礼仪。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套专为4-5岁幼儿设计的食育课程应运而生。这套课程以“知食慧育”为理念,通过四季食趣认知、迷你厨房体验、餐桌文化游戏等多种形式,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四季食趣认知:从源头认识食物
“这是什么蔬菜?为什么是橙色的?”在蔬菜盲盒探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触摸、观察和讨论,认识了各种常见蔬菜。从胡萝卜到番茄,从青椒到南瓜,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辨认不同蔬菜,还了解了它们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在食物颜色分类赛中,孩子们将红色的番茄、绿色的青菜等食物图片分类粘贴在彩色卡纸上。这个简单的游戏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分类能力,还让他们明白了“彩虹饮食法”的重要性——每天摄入多种颜色的食物,才能获得全面的营养。
迷你厨房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
在魔法饭团DIY环节,孩子们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杯子作为模具,按压熟米饭,再撒上海苔碎装饰。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饭团,但孩子们却体验到了制作食物的乐趣,也更加珍惜食物。
水果串串乐活动则让孩子们学会了安全使用工具。他们用钝头的塑料签串起切好的香蕉和草莓,再蘸上酸奶酱。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安全使用尖锐工具。
餐桌文化游戏:礼仪与传统并重
在小餐厅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分组扮演厨师、服务员和顾客。他们学习了基本的餐桌礼仪,比如如何礼貌地请求餐具,如何感谢厨师的辛勤劳动,以及如何做到不浪费食物。
节气餐桌故事会则将传统文化融入食育。通过讲述“冬至吃饺子防冻耳朵”的传说,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习俗,还用橡皮泥制作了迷你饺子,布置了节气主题餐桌。
家园共育:从课堂到生活的延伸
为了巩固食育成果,课程还设计了家庭任务卡。比如,让孩子们和妈妈一起择菜叶,既锻炼了精细动作,又增进了亲子关系;或者记录一周早餐的颜色,培养健康饮食意识。
在自然观察角,孩子们用透明杯种植绿豆芽,每天观察其生长变化。这个简单的实验不仅让他们了解了食物的生长过程,还培养了耐心和观察力。
简单安全,寓教于乐
这套食育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简单安全,易于操作。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杯子、布袋等替代专业教具,避免了复杂工具的使用。每个活动环节都控制在10-15分钟,符合幼儿的注意力时长。
同时,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安全性。比如,在水果串串乐活动中,使用钝头塑料签,并强调安全使用规范;在魔法饭团DIY中,使用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食物。
展望: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正如“知食慧育”儿童食育标准化项目所倡导的,这套课程不仅关注幼儿的营养健康,更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态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健康饮食,更在实践中体会到了食物的来之不易,培养了感恩和节约的美德。
未来,随着更多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参与,食育必将成为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