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肺部保卫战:戒烟是关键!
新冠后肺部保卫战:戒烟是关键!
突如其来的2019冠状病毒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肺部健康的重要性。疫情过后,我国肺结节高危人群已达1.5亿,每年新发现或新诊出肺结节人数仍高达1000万至2000万。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肺部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呼吸系统疾病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吸烟问题不容忽视。
吸烟对肺部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会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肺部后,会刺激支气管和肺组织,导致气道狭窄和肺功能下降。长期吸烟者容易出现咳嗽、气促和胸闷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和多种并发症。
更令人担忧的是,吸烟会大幅增加患肺癌的风险。据统计,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占据了所有肺癌死亡病例的80%以上。吸烟者的肺部在有害化学物质的长期作用下,细胞会发生变异,最终形成恶性肿瘤。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疾病,治愈率较低,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除了直接损害肺部,吸烟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吸烟者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同时,吸烟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患心脏病、中风、胃癌等疾病的风险。
那么,戒烟究竟能带来哪些好处呢?科学研究表明,戒烟20分钟后,随着身体里尼古丁含量的降低,全身的循环系统就会开始改善,特别是手和脚部的血液循环会变得更好。戒烟8小时后,血液中的含氧量达到不吸烟时的水平,同时体内一氧化碳的含量减少到一半。戒烟24小时后,心脏功能开始改善。戒烟48小时后,尼古丁全部消除,味觉和嗅觉也会开始得到改善。到了72小时,呼吸会变得更加轻松,整体精神状态也会有所改善。
长期来看,戒烟3-9个月后,任何呼吸问题都会得到改善,肺部的效率会增加10%。戒烟1年后,冠心病的超额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下降一半。戒烟5年后,中风的危险性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戒烟10年后,患肺癌的几率达到正常人的一半。戒烟15年后,患冠心病的危险与从不吸烟者相似,死亡的总体危险度也会恢复到从不吸烟者的水平。
然而,中国目前的吸烟状况仍然令人担忧。据统计,中国有3亿多烟民,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0.5%。更令人不安的是,我国非吸烟者的二手烟暴露率达到68.1%。这意味着即使不吸烟的人,也可能因为被动吸烟而面临健康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采取了多项控烟措施。2011年3月,原卫生部公布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然而,尽管有法规明确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些餐馆、酒吧等场所仍然允许吸烟,甚至有些经营者为了生意而纵容吸烟行为。
为了真正实现室内公共场所无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控烟政策。这包括:
- 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现有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 提高公众对控烟政策的认识和支持
- 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和监督
- 建立有效的举报和处罚机制
同时,我们也需要为吸烟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包括:
- 提供专业的戒烟咨询和辅导服务
- 推广使用戒烟辅助药物
- 开展戒烟支持小组活动
- 加强戒烟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保护肺部健康,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坚决对吸烟说“不”。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无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