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防中暑,这些中药来帮护
夏日炎炎防中暑,这些中药来帮护
《素问·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是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正常的暑为六气中的暑气,超出正常范围即为暑邪。炎炎夏日,人们容易感受暑邪而生暑病,表现为高热心烦;若暑邪上扰心神,则表现为烦闷头昏、目眩面赤;若暑邪夹湿,则表现为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腹胀泄泻。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治疗中暑的中成药。
1、仁 丹
主要成分为:陈皮、檀香、砂仁、豆蔻(去果皮)、甘草、木香、丁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脑、冰片、朱砂。功能清暑祛湿、行气开窍,主要用于暑邪引起的恶心、腹胀、头晕、胸闷、疲倦等。
用法:口服10~20粒,含服或用温水送服。
注意:①仁丹中含有朱砂,服用时切记不可超量,以防汞中毒;②服用时忌生冷油腻的食物;③不同时服用寒性中药,注意配伍
禁忌(不与含郁金、大蓟、甘遂、芫花的中药制剂一起服用)
2、藿香正气水
主要成分有藿香、紫苏、白芷、苍术、陈皮、半夏、茯苓、厚朴、大腹皮。功能:燥湿行气、理气和中、解表散寒,主要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呕吐腹泻等病症。
用法:口服,一次5~10mL,一日两次。
注意:①藿香正气水中含有乙醇,服用时切记不可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同服,以防双硫仑样反应;②藿香正气水性温,治疗阴暑效果更好(温差大或食用生冷食物进而引起的中暑),对于热性中暑(由于暴晒、炎热引起的中暑)效果不佳。
3、十滴水
主要成分有樟脑、干姜、桉油、小茴香、肉桂、辣椒、大黄。功能:健脾祛湿,主要用于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肠胃不适等。
用法:口服,每次2~5mL,小儿减量。
注意:①十滴水中含有乙醇,服用时切记不可与头孢类药物同服,以防双硫仑样反应。
中暑由外感暑热之邪、内因正气不足而成。炎炎夏日,除了用药来治疗中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防止中暑:保持心情乐观愉悦、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补水补电解质、饮食清淡卫生、运动增强体质等。
这里同样提醒您:出现严重的中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忌潮湿,忌用冷水冲洗。
参考文献:
[1] 徐光勋,张胜男,姚卫海.中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J].北京中医药,2022,41(08):862-864.
[2] 徐元贞.新全实用药物手册.第4版[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08.
[3] 金溪.夏日消暑良药:藿香正气水[J]. 江苏卫生保健, 2022, (7):29.
[4]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安宫牛黄丸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08):933-946.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