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养老制度的前世今生:现收现付模式下的挑战与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养老制度的前世今生:现收现付模式下的挑战与应对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4A09GSD00

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作为知名的社保专家,在接受访谈时,详细阐述了中国社保养老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挑战。她指出,自1994年建立社保养老体系以来,中国一直采用"现收现付"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初期取得了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结构的变化正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收现付"模式的黄金时期

中国社保养老制度借鉴了德国的"现收现付"模式,即用当年从劳动者缴纳的社保养老基金,支付当年需要发放给退休人士的养老金。在1994年至2004年期间,中国正处于劳动力红利期的高峰期,退休人士占社会人口的比例较低,大约6-7个劳动者供养一个退休人员。这种情况下,社保部门收取的基金多,支付的养老金少,顺利建成了中国的社保养老金体系。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数据显示,2014年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为3.04:1,到2023年已降至2.69:1,预计到2050年将降至1.03:1。这种变化使得"现收现付"模式面临养老基金缴纳不足和养老金发放总额持续增加的双重压力。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并轨的影响

2014年开始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并轨改革,进一步加大了社保养老体系的压力。这些人员虽然享受"视同缴费年限"政策,但实际并未缴纳社保养老基金,且他们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高,这无疑加重了社保体系的负担。

应对策略

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挑战,国家提出了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的战略,特别强调发展个人商业养老金体系。这表明,未来的养老保障将由三个层面组成:社保养老金提供基本保障,个人商业养老金作为重要支撑,其他存款和理财等作为补充。

结语

专家提醒,社保养老金仅能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要想实现高质量养老,劳动者需要在工作期间就开始规划个人的养老储备。这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要举措,也是实现个人养老安全的重要途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