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登山,为什么有人爬山不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同样是登山,为什么有人爬山不累?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IV756B0544U5YK.html
在登山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技巧不仅能让你更轻松地到达目的地,还能有效减少疲劳。本文将为你介绍8个实用的登山技巧,帮助你轻松征服山峰。
1. 掌握正确的上下坡方法
上坡路
- 尽量让脚后跟吃劲。脚后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于是身体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这比用脚前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劲。
- 爬坡时可以有点外八字,外八字式迈步便于让脚跟吃重,也减少脚面与小腿的角度使肌腱舒服。虽不会走得特别快,但不至于停歇,每迈一步膝关节都挺直一下,仿佛一步一顿。
- 同时,可用手掌压在大腿下部助力。一是为了让手臂和腿形成一个力矩而将臂力转移到腿上;二是手掌的压摁有助于大腿肌肉的紧凑而得以发力。
- 当摁压着一只腿提迈另一腿时,会觉得像摁压着一块石头一样而能借上力。
- 采用深腹式呼吸爬坡,会让肺叶完全膨胀起仿佛上至喉咙下至丹田。若天冷,可以舌尖抵住上腭前,让舌头先给凉气加加温,省得被一口冷风噎着。
photo by 乐途LII
下陡坡
- 通常下陡坡时宜侧身走,重心略靠后,稳住一脚再移一脚。但背着身往下倒走,视野不好,且过慢。
- 可采用仰面坐着走,即用屁股蹭着走,两手也撑着移动,安全而快捷,只是稍费裤子。
2. 合理安排休息
- 面对动辄上千的爬升,双腿的持续发力,一感到疲惫就坐下,往往会更累。关键是每次坐下就不想爬了。
- 坐下休息后再次动身,十分疲劳的双腿将要消耗更多能量,来支撑整个身体和背包的重量。其实,休息时没必要全身坐下。
photo by sparrowtraveler
如何休息:
- 斜靠树干。减轻双腿承负,缓解压力。
- 坐在高地。最好坐在与臀部高度差较小的斜坡、石块上来休息,起身走的时候不用耗费很多体力。
- 坐在前方平缓的路段,不要在休息之后立即进入拔高的地方。休息后心肺和肌肉都处于平静状态,突然需要巨大体能,会引发危险不说,还更浪费体能。
- 手帮着把腿抬上高台,然后用手按膝部上升身体。有时需要攀上一个高石台,不要完全使用腿部的力量上升身体。上下肢进行搭配是最好的,可节省很多体力,又保证安全。
3. 调整步伐,步幅放小
登山不同于平常行走,若大步行进,只会让膝盖得不到有效活动,加上乳酸积累过多,便会引起酸痛、疲劳。相反,小步慢走可以有效减少乳酸的积累,多活动膝盖也可以让乳酸得到迅速释放。爬山时常容易疲劳的原因,大多就是平地跨大步,加快速度来走路,破坏了有规律的节奏性而导致。
如何迈步:
- 龟步:在长时间徒步行进中,调整好步伐,把步幅放小,以同节奏速度来走路。不要大步跃进,毕竟腿部肌肉的爆发力有限,应需要一种持久力行走。所以步幅小一些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反而能充分利用腿部肌肉的韧性,持久保持行走状态不知疲倦。
- 吹气:登山时,总有些山友很能走,甚至来个大上坡也毫不费力,他们往往主动掌握着行走节奏,呼吸与步伐间相互配合。调节呼吸与运动呈有节奏状态,即每走一步呼吸一次。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太过强求,不然会拉伤肺部和肋间肌,调匀呼吸是保持体内能源的好方法。
- 利用肌肉:要使走路变成有节奏,最自然的是有氧运动。在上下坡时,利用肌肉的运动,尽可能减少骨骼和关节的负担。特别是在漫长下坡路时,善于利用双脚,使其可发挥立刻停止的作用。与其在漫长下坡后骨骼和关节有不良影响,倒不如让肌肉承担多一些会比较好。
- 休息补充:每走上相当一段时间或路程后,应适当地休息片刻,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及适时补充能源,休息时,摄取一些马上能转化成能源的糖类和水份,使身体快些恢复体力。休息时可以松开鞋带,但千万不要中途脱下鞋子。在长途行走中,双脚会稍微发胀,中途休息脱鞋,接下来的路只会苦不堪言。
4. 充分利用深呼吸
在上坡时呼吸短促浅粗,没有规律,只会让身体越来越疲劳。
如何呼吸:
- 上山时,保持步履和呼吸适当的节奏,有意地去控制达到习惯的状态。面对负重陡坡,尽量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疲劳的时候加深呼吸,有意略微减缓节奏,使体能随呼吸分布均匀。
- 急促的呼吸,是对肺肌运动的浪费,使同样运动量不能吸收到足够氧气。好的步履和呼吸节奏,可以坚持数小时徒步而不用停下休息,并且不感到疲劳。同时,建议口鼻同时呼吸,这样能够更加充足摄取到登山所需氧气。登山者一分钟大概需要吸入150升空气,而仅靠鼻呼吸每分钟只能吸入五六十升。
photo by KAL VISUALS
5. 闭上嘴巴少说话
登山中,说话耗费的体力、氧气数量都是非常巨大。在说话时,几乎所有肺部吸入的氧气都被用来供应说话,血液中的氧含量也会迅速下降。
- 说话耗费体力之大,还需要调动多处肌肉组织,从心脏调用血液来供应运动之需,会使得血液中的氧含量迅速下降。
- 如果大声吆喝、连续说话,耗费体能更巨大。
- 沿路滔滔不绝,废话连篇的人也会惹人烦,听到他人在耳边不停的聒噪,也非常浪费体力,甚至还会导致心情不愉快。所以,不是必要的话,尽量别说。
photo by 乐途LII
6. 上山尽量压低重心
爬山时重心低,不仅步子稳,也会节省体力。比如个子小的人,就比个子高的人登山节省体力。上身略微前倾到一个适合的角度,让重力帮助其登山。
如何摆好重心:
- 面对陡坡,最好手脚并用。前面的斜坡刚好弥补手臂的长度,使人可以四肢行走,这是非常节省体能的方法之一。有装备的可使用手杖来达到相同效果。
- 登山杖,可以在上山时支撑身体减少体力,还能在下坡时提供身体稳定支撑性,保护膝盖又省体力。在休息时,双手握着登山杖,全身的力气集中到登山杖上,也是一种休息方式。
7. 正确使用登山杖
登山杖在徒步过程中,不仅保持平衡、上坡助力、下坡制动,还能辅助探路、预防蛇类(防身)和辅助搭建庇护所。因此,无论是短距离的城市徒步,还是跋涉在崎岖的山路,正确使用登山杖能减少机体损伤,走得更加舒服和安全。
如何使用登山杖:
- 上坡使用登山杖:很陡的上坡:可以把两个杖子一起插在高处,双手一起用力下撑,运用上肢的力量带动身体的上升,能感到腿的压力减轻很多。上陡坡的时候能够极大的缓解腿部的压力,把完全由下肢做的功转嫁一部分给上肢。平缓的上坡时,就像平常走路那样,双杖交错前进。
- 下坡使用登山杖:平缓的下坡:微微弯腰,把重心放在登山杖上,双杖交错前进。尤其是在路况不好的时候,在一些平缓的石子路下降,运用双杖,重心在杖上,有一种如履平地的感觉,不会深一脚浅一脚,速度可以提到很快。很陡的下坡:这种时候登山杖只能做一个支点,不能缓解膝盖和腿部的压力,也不能帮助提升速度。不过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提速,否则伤膝又危险。
- 平路使用登山杖:路况不好的平路:把重心放在杖上可以减缓深一脚浅一脚的情况。比如平坦的碎石子路,可以走得稳一些。路况好的平路:如果有负重,可以微微弯腰把背负通过手卸到登山杖上,减缓对膝盖的冲击。如果没有负重,觉得登山杖没用,可以把手空出来,更轻松。
photo by sacre bleu
8. 及时喝水补充体力
爬山中,口干口渴是缺水的症状,但不是唯一的症状。缺水时,会感到累,脚和手等肢体变得越来越冷,甚至是肌肉抽筋,少汗和恶心等症状,千万不要等口渴了再被动喝水,应要以少次多为原则,主动喝水。
如何喝水:
- 一般建议每15分钟补充110~170毫升的水,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
- 尽可能喝热水、喝热饮,补充水分的同时,还能让身体更温暖;
- 活动完成后,依然需要分次喝下500ml左右的水的,但切忌立即一次性大量饮水,一方面会造成胃胀难受,另一方面超过胃肠负担的水并不能被吸收,反而会造成浪费。一般的徒步等户外运动消耗水份的补充方式最好是250CC/15min为好。
- 可以喝功能性的运动饮料或者泡腾片水、补盐液,但最好不要通过喝碳酸饮料来补充水分,因为二氧化碳气泡会占据胃部空间,影响正常水分摄入。
photo by Bit Cloud
掌握以上8个技巧,绝对能让你在登山时轻松不少,减少疲劳。你还有哪些省力妙招?记得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热门推荐
生成式AI与电影艺术:一场虚实相依的实验
AI已参与电影制作全流程,专家:未来或成创意主体
身体、情绪与思维:实现情绪管理的和谐统一
维A酸乳膏护肤新宠,你用对了吗?
维A酸类药物副作用如何应对?皮肤科医生这样建议
维A酸乳膏:抗痘神器还是皮肤杀手?
上海高校研发LED补光系统,西双版纳橡胶林下现生机
每亩增收2000元,西双版纳“橡胶—可可”模式引领林下经济新革命
橡胶林下种可可,西双版纳探索产业转型新路径
陕西新能源行业重点项目投资超600亿 三大新能源基地将于年底建成投产
崂山青山渔村:碧海蓝天中的原始渔村,交通住宿全攻略
李村脂渣:百年传承,清水慢熬成就地道青岛味
“青岛很好拍”摄影征集启动,优秀作品将亮相地铁空间
青岛八大关迎来最美秋季,万国建筑免费打卡
装修必看:插板接线完全指南
汽车电路维护小窍门:零线和火线辨识
科目二灯光使用攻略:四大项目操作规范与扣分要点
五年级数学高效复习攻略:从基础到应用全面提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重点难点解析,助力期末冲刺!
研究发现:双歧杆菌HN019对便秘改善效果有限
黄衫女:杨过小龙女的后人?
Word文档编辑实用技巧15招,让你事半功倍
西甲第20轮:巴利亚多利德主场迎战皇家贝蒂斯,贝蒂斯能否延续不败金身?
西甲第20轮:巴拉多利德主场迎战贝蒂斯,保级球队能否阻挡中游劲旅?
太行山大峡谷:225平方公里藏八大地质奇观,紫红砂岩绝壁见证亿年沧桑
抖音新规严打虚假信息,保护用户权益
抖音严打虚假信息,守护用户安心冲浪
抖音快手联手打击虚假信息,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治疗口臭常用药物及饮食建议
如何在固态硬盘上安装虚拟机:详细教程与优化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