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改革与实施探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改革与实施探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3g.yjbys.com/biyelunwen/fanwen/shuoshi/405646.html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担者。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考试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脱节现象。本文以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为例,探讨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实施,为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考试改革提供借鉴。

在当前重视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中仍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课程考试方式和内容,这已不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方式及内容亟待改革。

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素质教育的理念并未深入人心,存在以下问题:

  1. 对考试目的认识存在误区。管理者、教师、学生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考试的"导向"功能和"塑造"功能,导致学生学习为了考试,教师批改试卷为了评价学生成绩,管理者无法深入了解学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无法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考试内容不合理。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划范围,定重点,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惰性,造成学生成绩优劣不分,引起一些学生心理不平衡,严重伤害了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破坏了高校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建设。

  3. 考试方式单一。存在"四多四少"现象: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

  4. 考试题型不合理。客观性试题比例大,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少,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5. 记分方式容易造成误导。采用百分制,只重视判分,不重视试卷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能力,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这些弊端如不克服,势必影响人才质量的培养。

改革与实践

针对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高等学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多采用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它是本科教育中的一种类别。近年来,以新的机制和运营模式进行的独立学院,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以强调应用为目的的教育,它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目标定位,并以此为中心进行改革,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等,是一次教育范式的转换。课程改革包括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教学方式、教材与课程资源、评价标准和师资等方面的改革。本文以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针对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的考试改革及实践进行探讨。

课程考试改革背景

金属学及热处理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主干基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为其他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建立必要的基础理论。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三大部分:包括金属学、热处理原理和工艺以及金属材料三部分。是以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主线,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材料科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为后续部分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解决材料的生产、加工等问题打下比较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理论性偏强,学生不愿意学,为了改变现状,教师无论从教学内容、过程、考试等方面都应加大力度改革。本次改革侧重考试改革,通过改革考试,带动教学及其他环节的提高,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吸收率的提高。针对传统考试存在的问题,例如,内容死记硬背的题目过多,不能充分体现三本教育的特色;平时考核不规范、不彻底;考试形式陈旧、方法单一等。2007/2012第二学期已经尝试了对该课进行考试改革,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71041-2采用的考试方法是:过程考核(50%)+期末考核(50%)。过程考核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课程出席情况(10%)+课堂互动(10%)+平时测验(包括小考、期中考试等)(10%)+实验(践)情况(10%)+课后作业(10%)。以上每一个过程环节有翔实的记录。通过上述的考试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参与意识,考试的及格率也大幅度提高。

课程考试改革指导思想

  1. 考试改革必须考虑专业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及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建立以"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观念内化于考试"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作用,但又不过分突出考核"指挥棒",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 强调过程考核。"学"中"考","考"中"学",把考试与教学融为一个整体,并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来落实。避免学生学习的前松后紧和期末一次决成败或"一考拿学分"的局面。

  3. 因教施考。改革考试就是改革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改变以往"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现象,以教为本。

  4. 因人施考。以考促教,建立教考和谐关系。因人施考,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各有特色的发展。

  5. 全面考核。不仅要考智力,还要考品德和心理素质;不仅要考基础知识,还要考基本技能;不仅考文字书写表达能力,还要考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考试改革内容

改革考试,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与考试相关的教学环节,加强过程考核,改变考试方法和内容,进行全面考核,具体做法如下:

  1. 转变教学观念。首先要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观念。把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老师要引导学生思维,不要代替学生思维,更不要窒息学生思维。学生要积极思考,教师和学生要有良好互动。这才是考试的目的,也是教学的目的。

  2.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将教学内容按大纲要求,根据知识内容和特点分为理论知识模块、理论联系实际模块、工程实际模块,根据知识模块的特点,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例如,对于理论知识模块,理论性偏强,难以理解,学生不愿意听,也不愿意学,可采用课前让学生事先预习(要求有预习笔记),对知识点有感性的了解,课中采用互动式或讨论式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后做该模块试题库试题来加强理解,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 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强调过程考核。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过程而非考试结果,一张低分卷纸不能代表学生的能力差。因此,应将学生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调高(拟占50%),这样对学生平时的评价就变得更加重要。教师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合理,将考试要求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内化到过程中,过程考核要细化成几个模块:课程参与情况+课堂互动+平时测验(包括期中考试)+实验(践)情况+课后作业,每一模块有一定的权重,系统规划几个模块的评价体系。

  4. 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要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色,加大综合性试题的比重。理论考试应注重考试题型的灵活性和知识的应用性,突出能力考核,逐步完善形成性考核。

  5. 改革考试方式。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对于平时小考或期中考试,可以采用开卷,期末考试可以采用闭卷或开闭并用(对于综合考试题目,学生可以带资料,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死记硬背)。

课程考试改革的具体实施

下面是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进行考试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具体见图1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结构图。

  1. 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改革思路,改变教学思维和模式。

  2. 进行考试改革:

  • 改变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按大纲要求,根据知识内容和特点分为几个模块:理论知识模块,理论联系实际模块,工程实际模块,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 改变考核方式,即降低期末考试的比例,加大过程考核力度,过程考核要细化成几个模块:课程参与情况+课堂互动+平时测验(包括期中考试)+实验(践)情况+课后作业,系统规划几个模块的评价体系,初步按占总成绩的10%计算。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比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 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根据教学模块的特点不同,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也随之灵活改变。理论知识模块的考试可以采用传统的出题类型和闭卷笔试考试,理论联系实际模块可采用"小抄"+试卷,即允许学生在考试时带一张记载与考试内容有关的"小抄"。做小抄的白纸在考前一周发给学生,白纸统一尺寸,还加盖公章;考试结束时,"小抄"也一同收上来。学生必须自己做"小抄",不得复印。这样既克服了闭卷"死记硬背"的现象,也克服了开卷不重视的不足。允许学生带"小抄",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做"小抄"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总结,等于把厚厚的书读薄了。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有时间在相应的领域扩展和延伸。工程实际模块可以进行"案例考核",将考核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联系起来,可以采用开放式考试,考试内容开放(书中找不到),考核学生学习知识的运用能力,对学生的评价很灵活,做到学以致用。通过以上几个模块的考核,可以达到如下的效果,只要学生平时参与课堂学习,按教师的要求学习,就会得到相应的鼓励(累积考试成绩),所以学生有激情和动力学习,考试的及格率自然会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得到锻炼,最后形成良性循环。

结束语

本文从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改革的背景出发,探讨课程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考试改革的内容,最后,探讨了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方案,本改革方案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081041-2班实行后初见成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