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孩子长大了可以断绝关系吗
领养孩子长大了可以断绝关系吗
领养孩子长大后是否可以断绝关系?这是一个涉及法律和家庭伦理的重要问题。根据中国法律,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收养关系是可以解除的。本文将详细介绍在不同情况下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法律条件
人民法院在处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纠纷时,会坚持保护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保障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双方的利益,根据不同情况实事求是地妥善解决:
父母和生父母反悔:如果父母或生父母反悔,要求解除收养关系,人民法院会查明情况,听取被收养人的意见,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处理。
养父母不尽抚养义务:如果养父母不尽抚养义务,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生父母可以要求解除收养关系,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准予解除。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如果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继续共同生活对双方都不利,一方坚决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一般可以准予解除。
解除方法
收养关系的解除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进行处理:
- 依当事人的协议而解除
协议解除收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须当事人同意:就收养方而言,须得养父母同意;就被收养方而言,养子女已成年时,经养子女同意即可;养子女尚未成年时,须得养子女的生父母或原送养的监护人同意,养子女已有识别能力的,还须征得其本人的同意。
财产生活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当事人须对财产生活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别无争议。
协议解除收养可按公证或登记程序办理。公证机关办理解除收养的程序,亦可以分为申请、审查、办证三个环节。当事人达成解除收养的决议后,须到户口所在地的公证机关提出解除收养的申请,并说明要求解除收养的理由。公证人员应对当事人要解除收养的原因及有关情况进行调查,以便查明解除收养是否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要求解除收养的理由是否正当合理,有无其他意图;双方对财产和生活问题的处理是否合法等,经审查后,对符合解除收养条件的,就为其办理公证,准予解除。当事人自接到公证书之日起,收养关系即告终止。如果不符合协议解除收养的条件,不予办证,对有关纠纷,可建议当事人依诉讼程序提出请求。
- 依当事人一方的要求而解除
如果一方要求解除收养而另一方不同意,或者双方同意解除收养但在财产和生活困难有争议的,一般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亦可经诉讼程序由人民法院处理。人民法院审理收养案件,首先会对当事人进行调解,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无效时,依法判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国,收养关系在满足一定条件之后是可以解除的。虽然法律中规定收养关系的孩子未成年时不可以解除,但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而言,是可以解除收养关系的。如果在解除关系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咨询律师。